应忆航(词作家、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音乐家协会音乐文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浙江村歌的发展有10年了,现在浙江省大多数乡村、社区都有了村歌,数千计数,大概是40年来浙江省创作与群众参与最广的音乐活动了。村歌内容是对家乡的赞美与热爱,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感恩,熟悉又亲切的乡音、乡景、乡情、乡愁荡漾在歌声里,体现了人们乐观、自信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与时代的新追求相吻合,这是富起来、美起来后新农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印象中最初的村歌较朴素,民间乡风特点浓厚,写村里的生活与村民想表达的内容,合唱形式居多,比较接地气。但发展到后来组织层层比赛、评奖、汇演交流,尤其是专业创作者的介入,情况就有改变了,村歌以村民集体唱变成歌手的表演展示,村歌的风格更多样化,民族、流行、美声、说唱,独唱、组唱、合唱、表演唱都有了,艺术水准也有很大提高。个人觉得村歌还是根在村庄、源在乡土、情在村民感兴趣能共鸣的内容上。村歌要成为普通百姓的好声音,才能流传唱下去,成为乡村文化水乳交融的一部分。
付林(音乐家)
村歌属于民谣的范畴,是民谣的提炼、提升,既有传统音乐符号特点,又有新时代的音乐特色。村歌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土”,不缺乏艺术性和专业性。
傅滔(广西青年作曲家)
广西的村歌创作者大都是基层文化工作者或者业余爱好者凭着爱好和热情在自娱自乐,因此歌曲的艺术水准并不高,需要专业团队帮助其打磨提升。希望各级政府加大对村歌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做好村歌的宣传推广工作。
李茫(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新声朗诵艺术团副团长)
对村歌创作和演唱的要求不同于其他歌曲,村歌是一份沉甸甸的精神财富,做到主题鲜明、乡情浓郁、内涵丰富、雅俗共赏、弘扬正能量即可,朴实是最直击人心的力量,如果编曲过于“花里胡哨”,歌词过于文绉绉,则丢掉了乡情乡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