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要闻·综合

第3版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标题导航
向为祖国文化艺术事业
奉献毕生心血的老同志致敬
国家图书馆研究员吴瀚:
愿把一生献给党的壮丽事业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郭汉城:
一片丹心献梨园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白鹰:
生动诠释了一名文艺老兵的光荣使命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纯一:
对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肖晴:
我将继续致力于提高戏曲声乐理论的科学性
原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仲秋元:
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奉献一生




 中国文化报 >  2019-09-2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肖晴:
我将继续致力于提高戏曲声乐理论的科学性

    走进位于昌平的老年公寓,已经101岁高龄的肖晴,起身迎接,还热情地招呼大家坐下喝水。雒树刚部长说肖老表达清晰、思维敏捷,称赞她长期从事戏曲艺术,为我国戏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听到这样的称赞,肖老连忙谦虚地说:“我原来是学习西洋音乐的,对于戏曲研究只能算是半路出家。”听到肖老的回答大家都会心地笑了。

    回忆起自己的职业生涯,肖晴兴奋不已,她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充满了对戏曲事业的热爱。她激动地说:“我之前从来不听戏曲,那时候,和我同期的其他四个人都放弃了,觉得在这个年纪从头学起戏曲来太难了。我那时候已经入党了,我认为搞西洋音乐的固然少,但是搞民族音乐的也很欠缺,全国戏曲事业亟需人才,我决定留下来学习。” 就这样,带着这颗初心,肖晴在戏曲声乐的研究道路上一干就是一辈子。听完肖老的讲述,雒部长满怀深情地说:“听您的谈话我感觉怎么都听不够,我建议您可以写回忆录,口述历史,对于今后的戏曲研究会有很大的帮助。”

    肖晴于1919年3月出生于贵州贵阳,长期从事戏曲声乐、戏曲音乐,特别着重京剧声乐、京剧音乐及“程腔”的研究,直到1986年离休。她曾记录整理出版梅兰芳京剧《宇宙锋》全剧总谱(与人合作)、程砚秋电影艺术片《荒山泪》全剧曲谱(琴、腔分行谱)、《程砚秋唱腔选集》(代表剧目20出),并编有《程砚秋艺术评论集》一册(40万字)。

    肖晴从个案研究入手,形成了对戏曲声乐全面深入的认识,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论述体系。她从对民族声乐特别是戏曲声乐传统深刻认知出发,提出了在继承传统的发声方法、唱字口法、行腔特点、情感表达、意味追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声乐技术与理论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契合现代审美需求,丰富与发展表现现代生活的手段,从而建立我国现代戏曲声乐学派的意见。

    直到今天,肖晴仍然心系戏曲研究事业,她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我特别关注戏曲演员变声期的保护问题,我希望我能继续有机会向大众普及变声期的知识、技巧,让大家了解怎样保护好嗓子,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