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陕西记者 秦 毅
如何能更好地利用优秀中华文化滋养“祖国花朵”的健康成长?——这是2014年6月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起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讲武殿小学便开始思考的问题。
讲武殿位于汉长安城遗址核心区,地处长乐宫与未央宫之间,曾经是西汉的国家级武器库所在;北周、隋时,曾经是皇帝接见贤良文学之士、举行殿试的地方,隋时武科状元考场正位于此。讲武殿小学,正因中国最早的文武科状元出于此而得名,学校现有学生719名,教师37人。
“汉长安城遗址既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又是最具代表性的秦汉历史文化遗产。”讲武殿小学校长石军茹表示,“基于此,我们开发了讲武殿小学‘走进丝路起点’课程体系,通过汉文化在校园内的流淌,为孩子们构建起一个能耳濡目染、切身体验的汉文化场所。”
两年多来,通过开发“汉”系课程,既树立起特色鲜明的文化育人旗帜,又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学生们通过轻松活泼的“走进丝路起点”课程,穿汉服、行汉礼,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感悟。
讲武殿小学大队辅导员施林婷告诉记者:“2017年,学校制定了‘走进丝路起点’课程建设规划,我们拜访专家学者,请教各门类专业人员,编制了具有汉文化特色的课程内容。”
讲武殿小学设立了包括约法三章、苏武牧羊、张骞凿空、昭君出塞、司马迁写史等历史故事及讲述讲武殿历史的汉文化浮雕墙,以开拓创新、勤奋勇敢、执着坚韧的精神影响学生。
在课程设置上,“春风诵长安”“春风舞纸鸢”“讲长安故事”等课程活动已经持续开展了两年多。此外,拔河、斗鸡、太极拳等古风类课程也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且逐步规范。分年级、分批次进行汉服、汉礼、汉代故事课程的学习,首轮全员轮训已经结束,第二期更深层次的课程正在构建之中。
“汉”系课程的开展吸引来众多国学、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他们为学校捐赠了《弟子规》等传统文化读本1万余册,捐赠《太极拳谱》等相关书籍1000余册,并为师生提供免费的武术教学和指导。
“现在,全校师生对汉文化的认同更加强烈。”讲武殿小学总务主任吕变妮表示,今后,学校要继续创新推动汉文化进课堂,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轻松活泼的特色课程,为孩子们插上放飞梦想的翅膀,让他们以中华优秀文化为依傍,更为自信地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