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专 题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名家话文化
建设一流的文化中心要脚踏实地
百花齐放做好地域文化保护和传承
发挥区域地缘优势,统筹推动三大文化带建设
打造北京城市文化符号
曲艺要在北京老百姓的生活中生存
打造北京面向世界的文化名片
在传承与创新中坚持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要以我为主,发展文化要落在实处
北京是全国戏曲的大码头 要充分发挥其核心影响力
在多维的时空交点上创新发展




 中国文化报 >  2019-12-0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曲艺要在北京老百姓的生活中生存
——专访北京曲艺家协会主席、相声演员李伟建

   北京除了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外,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发展到今天,我们需要问一问,京味文化到底保护得怎么样?我觉得还需要好好努力。

    什么叫京味文化?除了北京话的口音是京味,还一定要有北京的各种文化艺术去承载才可以。你在胡同里头,能够听到京韵大鼓,能够听到北京相声,能够听到快板,能够听到京剧,这些东西是有声儿的、有音儿的,这才是京味。这需要统筹设计、需要总体安排。

    我不是特别赞成曲艺都在大剧场演出,我觉得它们要在老百姓的生活当中去生存,应该回归胡同、四合院。它一开始就是这么形成的,也应该回归其中。古城中好的老的文化设施千万不能再拆除了。保留下来,群众才有地方去。有些戏院是很有历史价值的,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在那儿演出,那里面有生生不息的“魂”在呐。

    如何能够更好地挖掘北京的文化内涵?我觉得每个在北京工作的艺术家在自己那一行里都做到第一了,那么北京就成为全国文化中心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