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湖南记者 张 玲
2019年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恢复举办大型舍巴日活动的第五个年头。在2019年的活动中,龙山县洗车河镇三月堂前旌旗招展,锣鼓声声,当地千余名土家儿女身着盛装,载歌载舞,共庆一年一度的盛大民族传统节庆。
舍巴日活动分舍巴祭、舍巴乐、舍巴舞、舍巴魂4个部分,集中展现了摆手舞、梯玛歌、毛古斯、打溜子、咚咚喹等土家族特色非遗以及土家族民间体育、民间游艺、民间绝技绝活等,吸引了众多群众和游客前来体验土家族独特的民族风情。
舍巴日活动圆满结束后,龙山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颜碧君欣慰又自豪,5年前和同事们一起恢复举办土家族舍巴日活动的那些日子历历在目。
作为在龙山县土家族聚居区出生和长大的苗族姑娘,颜碧君对当地民族民间文化有着深厚感情,自2010年10月加入龙山县非遗保护工作队伍以来,考虑到基层非遗工作组织人员少、工作多,她始终坚守在一线。“非遗价值的珍贵性和保护工作的紧迫性,让我不敢有一刻懈怠。”颜碧君说。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富矿,近年来,该州加大力度推动文化生态保护,传承弘扬民族传统节庆。借助政策东风,颜碧君和同事们于2015年开始恢复举办龙山县洗车河镇三月堂的土家族舍巴日活动。“龙山县是土家族大县,而舍巴日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庆活动,几乎涵盖了土家族所有特色非遗项目,是土家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综合载体,恢复舍巴日活动对保护传承土家族非遗意义重大。”
因为成规模的舍巴日活动已多年不举办,很多仪式流程不完整,颜碧君特地请来刘能朴、田隆信等当地非遗专家和非遗传承人帮忙,共同恢复了“水上迎八部大王”“梯玛造魂”等洗车河镇三月堂舍巴日的特有仪式流程。“我们在洗车河镇住了10多天,深入洗车河镇九年制学校,教孩子们学习土家儿歌、摆手舞以及打草鸡、高脚马等土家族传统游艺项目,孩子们的兴致很高。2019年舍巴日活动当天,参与活动表演的学生有近200人,参与群众累计超过1000人。”颜碧君介绍,很多在外地打工的人也赶回来参与,群众对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热情让非遗工作者十分感动。
“通过恢复举办舍巴日活动,让生活日益富裕的土家族群众重新找回了记忆,幸福感更胜从前。”颜碧君说,“保护传承好少数民族非遗,对提高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意义重大。”
据当地普查结果显示,龙山县共有非遗项目200多项,经过申报评定,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6个、省级项目15个、州级项目61个、县级项目124个,拥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7人、省级传承人11人、州级传承人75人、县级传承人127人。颜碧君介绍,为保护传承好龙山县丰富的非遗,近年来,龙山县出台了一系列非遗工作的政策举措,将全县多个职能部门列入非遗保护成员单位,将每年的非遗保护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了非遗活态传承的激励和考评机制,龙山县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欣欣向荣。“近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很支持、很给力,我们少数民族同胞从中大大获益。”颜碧君说。
如今,洗车河镇九年制学校已成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级非遗示范学校,2019年2月,洗车河镇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土家族舍巴日之乡”,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来龙山县感受土家族传统文化,日益红火的乡村旅游也带动了当地非遗产品的销售。颜碧君说:“现在,龙山的百姓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热情十分高涨,很多老艺人争当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传承后劲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