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广西记者 莫 曲
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合称为“四大名锦”。忻城县是广西壮锦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生产的壮锦秀美厚重、结实耐用、色彩艳丽,曾是农村婚嫁生育的必备彩礼乃至朝廷贡品,甚至一度“凡贵官富商,莫不争购之”。日前,在广西忻城县莫氏土司衙门旁的一栋民居里,记者见到了正在织壮锦的“中国织锦工艺大师”蒙如君。古老原始的纺织机前,色彩鲜艳的丝线在老人灵巧的双手中不断交织出美丽的图案。
“我15岁就进了壮锦厂,跟师傅学了整整8年才掌握了整套织锦技术。”蒙如君说,织壮锦需要五道工序:牵经、串中、穿扣、编花本、织锦。其中,牵经和串中、穿扣统称为装机。最难的一道工序是牵经,即把棉线圈在织锦机上部的竹编里编成图案,所有图案的奥妙都在竹编外部的棉线里。因此,织一条1.5米长的围巾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
“蒙如君是目前忻城壮锦艺人中唯一掌握这一核心技术的人。”长期研究壮锦文化的忻城县政协文史委主任覃科霖告诉记者,蒙如君不仅会编织传统图案,还能根据画好的图案进行编织。1989年,蒙如君在国家民委的组织下到日本东京表演织锦绝活,她用10天时间织出了一幅小万字壮锦,让日本观众惊叹不已。
“十月山城灯火明,家家织锦到三更。”这是忻城县清代举人莫震在《忻城竹枝词》中的诗句,形象地描述了当时忻城县织锦的壮观场面。由于产品销路不畅,壮锦厂1994年被迫停产,蒙如君下岗回家后的最初几年还坚持织壮锦,但最终还是难以糊口,一度只能靠每月160多元的低保金度日。“现在没什么人愿学这个了,太难了。”蒙如君坐在织锦机前,手中的梭子在一缕缕丝线间穿梭,话语中透露着无奈和担忧——万一哪天自己的手艺失传了怎么办?
“全县只剩五六个人在织壮锦,年纪最大的已有85岁,年轻人不愿意学,因为挣不到钱。”覃科霖说,过去壮锦技艺得到广泛发展,很大程度上缘于它是不少壮族妇女赖以生存的基本技能。如今,现代纺织工业迅猛发展,优质纺织品层出不穷,壮锦技艺已不再作为生存手段而仅作为民间工艺存在。
壮锦传承困难和惨淡经营引起了当地政府等有关部门的重视。从2005年开始,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开始对壮锦的历史进行研究,并选择了忻城县进行重点调研。近年来,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多次邀请蒙如君到南宁进行技艺指导,并在忻城举办壮锦技艺培训班,由蒙如君亲自传授壮锦织造技术。
2010年,“壮族织锦技艺”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6月,蒙如君成为“壮族织锦技艺”传承人。“虽然入选了自治区级非遗名录,但因为县里财政困难,一直没有出台相关的配套保护扶持政策。”忻城县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说,蒙如君作为传承人,每年只能领到2000元的补贴,这对传授技艺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据了解,为加强对壮锦文化的保护、传承,促进特色文化旅游业发展,2013年6月以来,忻城县政协组织调研组以建立忻城县壮锦生态博物馆为主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活动,还组织相关人员赴宾阳、靖西、田阳等县考察、学习,借鉴经验和做法。覃科霖说,当地政府目前正在筹划重新恢复“壮锦社”,办一个织锦厂,请蒙如君来进行壮锦技艺指导,让这门手艺能够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