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斌
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主要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由若干人分成几个声部,既相对又相互配合而进行演唱的艺术形式。合唱艺术一直是人类音乐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在西方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合唱这种表演形式,无论是在教堂里作为宗教的工具还是在宫廷里作为贵族音乐的形式,以及后来在歌剧、交响乐中作为表情、表意的重要手段,都放射出夺目的光彩。一些经典的作品虽然已经历了数百年但仍是专业合唱团体所热衷的曲目。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富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上升的趋势,合唱作为一种很好的载体,深受人民群众青睐。
目前,深圳市大小合唱团近百家,有的合唱团在国际、国内的合唱比赛中还取得过骄人成绩。如深圳市音乐家协会合唱团先后获得中国合唱节和第24届舒伯特国际合唱比赛两项金奖;福田区秋之语老年合唱团获中国合唱节银奖、澳门国际合唱节金奖等殊荣。
合唱比其他音乐表演艺术更为特别,相对器乐来说,更易于掌握,更容易被人接受。合唱不需要购置昂贵的乐器,合唱队员的“乐器”,就是自己的嗓子。只要有简单的条件,如场地、伴奏就可以开始排练。而且合唱队的人数伸缩性大,少则十来人,多则数十上百以至千人,适应性强容易推广。此外,由于合唱是声乐艺术,音乐的旋律、和声和节奏都是由人声表达,故对音乐的感情表现较乐器更为直接,加上大部分合唱都有歌词,很容易被人接受。
合唱适合培养和发展群众音乐素质。由于合唱是多声部的音乐,其中每个声部都接触到音乐的旋律、和声,这对于训练音乐的基本能力,如音准、节奏都有很大的帮助。置身于合唱队中,不但要演唱自己的声部,还要兼顾其他声部以协调自身与整体的关系。因此,参加合唱对于训练音乐的复杂能力有极大的好处。
参加合唱既是音乐创造,又是音乐欣赏。一首好的合唱作品,需要队员们运用理性和感性知识去解决一系列技术和艺术上的问题,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在这一层次上,每个成员必然受到音乐整体的熏陶,这种与音乐一体的体会是与听众的感受完全不同的。在表演过程中,演员们受到台上台下演出气氛的影响,感情起伏较为强烈,心灵的境界常常同音乐一起得到升华。
一次好的排练或演出,往往成为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牺牲休息参加合唱团的排练和演出活动,这正是受到合唱艺术“身临其境”进行创造和欣赏的双重趣味的吸引,也是合唱的魅力所在。
合唱最能给人的感觉就是力量感,同时也体现了人声的魅力。合唱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有利于培养演唱者和听众的听觉,发展其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其集体主义精神和排除干扰的坚定信念。脍炙人口的曲目《黄河大合唱》,在排练的同时就能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合唱力量!它凝聚了一个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这是群众的力量,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甚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
随着合唱艺术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常常以它来代表一个集体乃至一个民族的文明水准,因而,合唱又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和交流性,是一门高雅而大众的艺术。(作者单位:深圳市福田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