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人文纵横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专 题
  标题导航
论舞蹈教育中的审美体验
合唱:高雅而大众的艺术
提升软实力是群文事业发展的核心
红树林的现代童话




 中国文化报 >  2008-08-09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升软实力是群文事业发展的核心

  黄泽顺

  群文事业也有硬实力和软实力之分。可以说,群文事业的发展实质是硬实力和软实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处理好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关系,在稳步推进硬实力建设的同时,全面加强软实力建设,才能进一步开创群文事业发展新局面。

  软硬实力建设要两手抓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的关键词,其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于20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的。他指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除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外,还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主要表现为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

  据此推论,群文事业也有硬实力和软实力之分,其中软实力可以引申为精神、意志、公共服务理念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它是一个包括群文机构的组织模式、价值理念、管理体制、创新能力等在内的综合体系。它的作用更为内在、更加深刻,决定着文化走向及基本品质,是群文事业的精神导向、动力源泉和智力支持,对群文事业的发展占据支配地位,发挥着指导作用。硬实力则是指文化基础设施、设备、场所、资本、事业规模等有形的物质形式,它是衡量群文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客观指标。

  群文事业硬实力和软实力之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说硬实力是群文事业发展的基础,那么软实力就是群文事业发展的灵魂,但它又必须通过硬实力才能发挥作用。同时,软实力的发挥,又有利于促进硬实力的优化配置。两者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共同促进群文事业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群文事业发展

  要以软实力为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群众文化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群众业余艺术热、民间艺术热、民间收藏热、高雅演出热、文化讲座热等现象相继出现,这对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已不再是单纯只靠高质量的文化基础设施所能满足的,必须从内容到形式上不断满足人们求真、求善、求美的强烈愿望,这就得靠软实力去全面规划,创新形式,多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推动群文事业的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全国群文事业硬件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文化软实力已超越传统硬实力而成为群文事业制胜的关键要素。因为随着经济和科技发展,群文事业硬实力水平最终会出现趋同形势,这时硬实力已经不具备可比性了,那就要靠打造符合自己个性的软实力,形成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所以说,群文事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软实力的较量。只有把建设软实力摆在重要战略地位,在强大文化软实力的引领下,群文事业才能持续发展、基业长青、走得更远。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增强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把文化建设的意义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我们党对文化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新认识、新论断,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这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大机遇,也是创新能力的大挑战。

  提升软实力要有战略考量

  全面提升群文事业软实力,是当前群文工作的一件大事,但这不是一句口号,必须有战略性的策略和措施。

  当前,高水平专业人才缺乏已成群众文化发展的瓶颈,因此亟须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专业技术过硬的文化干部。走人才兴文路线,要突出抓好三支队伍:文化专业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群众文化骨干。既要用好现有人才,重视本地人才,还要培养文化新人,引进外来人才,努力构筑文化人才高地;培养素质过硬的经营管理人才,才能把好群文工作方向;培养群众文化骨干以增强群文事业的中坚力量。同时,还要用好文艺专家资源。与当地专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通过专家指导,为群文事业人才力量增加有益的补充。

  品牌就是软实力和影响力。要以名人、名胜等文化资源为手段,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文化名家,创作一批文化名作,打造一批文化活动名牌,以品牌效应带动群文事业的软实力的发展。如2008年广州市越秀区开展“和谐社区,文化越秀——百家讲坛进社区”活动,把专家、名家请到社区,深受群众喜欢。打造文化品牌,要注重特色。广州市越秀区各街区根据各自的特点,通过“打造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客家山歌墟”“迎春花市”“五羊传说”等一系列项目,形成了“一街一品牌,一街一特色”的良好局面。

  群文事业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上,整合资源,搭建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群文事业建设,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广州市越秀区文化馆盘福路分馆10楼装修改造工程,曾因政府资金困难一度被搁置。2008年,该馆与社会著名专业艺术团体合作,通过文化馆出场地,社团出资金、人才的方式,共同发展群众文化事业,终于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还使场地得到了有效利用,达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

  提升群文事业软实力,需要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如在原有丰富文化品种的基础上继续发扬光大,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新元素,催生新品种,推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新形式和新方法。通过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发掘本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和群众文化特色,改进和提高文化表现形式。还要积极推动不同文化门类相互学习,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国文化的相互借鉴。此外,要促进全国各地的文化馆、本省市文化馆之间的优势互补。

  (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区文化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