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院团·殿堂

第3版
访谈·论坛
  标题导航
谁不爱艺术殿堂?
拿京剧当利器
有人赶集 有人谢幕
演出、表演与展演“秀”




 中国文化报 >  2009-01-03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演出、表演与展演“秀”

  在中文里,都叫演出。在英语里,perform 与show其实是不一样的。

  例如奥运会开幕式、例如近年来在一些景点利用地形地物与当地群众排练的演出:深圳民族园里常常举行的彩排大流行加演出,桂林的《漓江印象》、杭州的《印象西湖》,还有在西安华清池公园展演的《长恨歌》等,都是真山真水真古今建筑,有的还有船舶、马队、火把、当地人民大众做群众演员……尤其要加宏伟场面与综合刺激:声光电化直到温度与气息。

  这一类演出,更应该叫做“秀”。如嫌“秀”字太洋,就叫展演也可。“秀”就是show,主要作展示乃至炫耀讲,要求轰动,要求震人耳目,要求热烈红火,短、平、快、巨、冲、强(当然也有偏柔的节奏起伏),大致上是出人意表,一接触就喝彩,要求的是短期效果。因此,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是相当成功的。这正是张艺谋的强项。

  不要以孔子或者福柯(网上有这样批评张艺谋的,就是说他不如孔、福深刻)、鲁迅或者托尔斯泰的标尺来衡量张艺谋和他的“秀”。也不要以莎士比亚的戏、贝多芬的交响乐、威尔第的歌剧,还有经典芭蕾舞来衡量这类展演。反过来以这类“秀”的效果来要求舞台剧场演出,也完全不可以。何况还有更规模小的表演,最好叫表演,不叫演出,如茶馆、咖啡厅、餐厅、供少数人看的中式戏台、小剧场、较小的曲艺剧场的表演。

  曲艺的特点是轻型化,但有一阵子都往剧场演出上靠,曲艺表演也搞大乐队伴奏,可以一试,终非正道。

  “秀”有时也可译作演出,但不如叫“秀”贴切,演出—— perform的第一含义是履行与执行。在“秀”里与演出里演员的作用有所不同:在演出里演员是主体,演出要求的是节目(编创)与演员的内涵、质量、真功夫,而在“秀”里,设计与导演乃至制作人才是主体。在“秀”里,演员是被展示的。仅仅说那个大场面,有时(不是绝对)演员个人也已经被压缩得快看不见了。

  例如网上有人说张艺谋爱搞人海战术,其实,“秀”里人海战术是完全需要的。值得张先生参考的倒是电影里,不必那么侧重人多势众,似乎可以有深一点的内涵。真正的文艺片艺术片,不会搞得过于“秀”的。

  对于一个“秀”提出对于演出的要求,可能不切实际。该俗则俗,该雅则雅,该大呼隆就大呼隆,该意味深长就意味深长,才算难得明白。

  我并非内行,提出这个问题来仅供参考。

  王 蒙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