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书 法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视 界

第3版
学术·教育
  标题导航
书画大家来负翁
书 者
意态横生
颇有逸趣
物象雄奇笔墨魂
书坛传真




 中国文化报 >  2009-01-0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物象雄奇笔墨魂
——金鑫的书法艺术
  善乐养神(隶书)

  元代书法大家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蔡邕在《九势》中强调用笔以“势”取胜,所谓“九势”是指:布势、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麟9种用笔的法度。蔡邕说:“此名九势,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须翰墨功夫,即造妙境耳。”

  金鑫先生9岁开始攻习书法绘画,多年来致力于各种古文字书法的研究与创作,不仅擅长书画鉴定,在习书的过程中,更深悟其道,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独创了拧、顿、颠、提的用笔方法,使他的书法在笔法上具有鲜明的个性。他说,功夫在字外,字体本身功夫并不难练,但要写出高层次的意境,就要靠深厚的文化积淀了。观金鑫先生的书法,其特色在气韵之外,还体现在他的用笔上。

  真草隶篆4种书体,金鑫样样都能拿得起来,但最见功力的当属他的隶书。由于他长期从事古器物文字的研究,对金石篆刻也有极深的造诣,因此他的隶书在笔法上古朴浑厚,笔短意长,其造型平正寓险奇,严整寓变化,雄伟整饬,雅拙端朴,具有一种金石气。

  中年以后,打下很深书法功底的金鑫又不断与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的书家广泛交流,切磋书法的用笔和布局结构,取长补短,摸索出自己独到的用笔方法——篆意作隶,含蓄而劲涩,线条圆润沉稳,铁画银勾,体态隽永秀美,把汉隶蚕头燕尾的笔法推到了一种极致;构图上风格雄强奔放,率意纵肆,给人以疏朗开阔的美感。

  他在圆笔的运用上,方圆并用,线条劲健而秀挺,刚柔相济,峭拔而活脱。同时,他还大胆采用圆笔横线和圆笔直线,逆锋平起,中锋行笔,收笔凌空回锋,突出其波画中提按、拧顿、挑磔的变化,展示出一波三折、飞扬灵动的书法构图之美。

  金鑫先生在长期的书法创作中,还挖掘整理和探索出多种鲜为人知的书体,比如“岣嵝体”。这种书体来自“岣嵝碑”,岣嵝碑刻石在湖南衡山的岣嵝峰,因此而得名。相传是夏禹治水时所刻,至今传世之拓本,仅余70多字,因其文字奇谲诡异,无人能识,故带有神秘色彩,古人叹其为无法辨认的“天书”。千百年来学者们众说纷纭,争论不休,金鑫先生集中了古今学者观点,认同了一种扎实理论,并用岣嵝碑文字书写了书法作品,甚是奇妙。

  又如他写的“鸟虫体”。鸟虫书是一种古人精意美化过的篆体字,这种书体始见于春秋,兴起于战国,盛行于两汉,古代作为篆书的美术体曾被广泛使用。鸟虫书是以鸟夔鱼虫为基本特征的,所以整个文字的书写是用鸟头、龙头、或鱼身虫尾等组成,文字意趣横生。

  金鑫先生汲取汉砖的铭文与瓦当文字为书体,更是令人称奇。砖瓦文字中的字体分布均匀,线条古朴遒劲,文字内容祈求祥瑞康宁,文句优美古朴,金鑫先生利用九叠篆所创作的书法作品,令人耳目一新,这种叠篆笔划婉曲圆转,布局密不透风,有些字字相连,但笔划舒展随意,显出活泼与自然的美感。

  金鑫先生曾任北京琉璃厂书画店的经理兼书画鉴定师,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及我国香港的多家拍卖公司、古董画廊及艺术品公司任鉴定师。他的书法作品在日本和东南亚享有很高声誉。金鑫现任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盛世今来国际文化集团艺术总监、北京皇城艺术馆艺术总监和中古陶国际艺术品有限公司艺术总监。金鑫透露,他将于1月17日至2月7日在北京皇城艺术馆举办他的书法作品展。

  (本文附图为金鑫书法作品)

  晓 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