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仲隐墓志》隶书六行,每行九字,文曰:青州从事,北海高密孙仲隐,故主簿、督邮、五官掾、功曹、守长。年卅,以熹平三年七月十二日被病卒,其四年二月廿一日戊午,葬于此。
北海高密,当时属青州刺史部。秦分齐地设高密县,汉宣帝时更高密国。东汉建武中,封邓禹为侯邑,改属北海国。据《山东通志》所载和实地调查,《孙仲隐墓志》出土地点,距汉高密国故城址只有5里,其西南3里之狼埠岭,为高密国王室家族墓地。关于墓志之始,在先因无实物可资佐证,故虽众说纷纭,终无定论。《孙仲隐墓志》的出土,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通汉代墓志了。
汉碑书法,分官书与私书两大派。官书出于名入学者之手,如《孔宙》、《乙瑛》、《礼器》、《史晨》、《曹全》诸碑,及《熹平石经》等,在端正中各具风格。私书出于胥吏或下层知识分子之手。有的书者,文化并不甚高,书录碑文,偶有错字,如《张迁碑》即是一例。此《孙仲隐墓志》中,“卒”“葬”点画亦有误。志中“病”字“丙”之有竖有钩,“午”字及“於”字之“人”有啄笔,已开正书之渐。这种情况在当时官书诸碑中是看不到的。但正因为书者并非名入学者,故受规矩束缚较少,结字若不经意而意态横生,颇有逸趣,可供今日习隶者之借鉴。(储 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