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存在的问题和由此可能给网民带来的不良影响,新浪网深感痛心并高度重视,立即展开全方位清理。”这是1月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文化部等七部委对19家含有低俗内容的网站进行曝光后的24小时后,新浪网在首页登出的道歉信中的内容。
据了解,此次,由7部委联合发起的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中,19家著名网站因在相册和博客等栏目中未对低俗内容做到及时删除,遭到曝光。而各网站对此次曝光的反应速度,也是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去年7月21日第一次公布问题网站名单以来最快的一次。
记者发现,网易在曝光名单公布的1月5日当晚,即对其中的低俗内容进行了删除。1月6日,搜狐网和中华网也分别在各自网站和社区首页推出了致全体网民的一封倡议书,提出“进行网站、网民总动员,开展围剿低俗信息、清理网络家园的特别行动,让网络社区更加和谐有序。”1月6日,百度在其道歉信中承诺:“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互联网公司,我们将为净化网络环境、建设文明网络、促进产业健康发展而不懈努力。”
不难看出,此次被曝光的19家互联网企业名单中,不乏一些互联网业内知名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道歉信抑或倡议书的发出,虽然不乏商业利益上的考虑,但能这么快就对批评意见作出反馈,多少还是让人看到了其积极而理性的态度。然而,不少网民注意到,此次整治行动中,有关部门发布的消息并没有涉及严惩违法违规网站的具体措施。这不禁让人担心整治能否到位、效果能否持久。
清理不彻底,道歉乏诚意
正如众多网民所担心的,记者发现,在高调道歉的同时,目前一些网站对低俗网络内容的清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不少被曝光网站中仍然存在为数不少的“擦边球”内容。
截至1月8日12点48分记者发稿之时,在百度搜索栏中键入某相关词语,仍可找到相关网页4070万篇之多,用时仅0.001秒。其中排在搜索网页首条位置的名为“乱性”网站的提示内容,令人不堪;而在搜索网站谷歌的图片搜索栏中输入某相关词语, 用时仅0.04 秒竟显示出76.4万项查询结果,图片内容也让人无法入目。
同时,记者还注意到,在此次道歉行动中,个别网站的致歉信件中出现多处常识性的文字、标点错误,道歉诚意令人怀疑。比如,某网站的千字道歉信中在一句话结束时连续用了两个句号,两个“的”字一起出现。
低俗内容很难杜绝?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低俗网络内容也如影随形,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并且随着经济利益诉求的最大化,有愈演愈烈之势,泛滥成灾、无孔不入。本来,网络媒体通过自身的平台优势,为网民提供广泛的内容信息,有效实现消费需求服务无可厚非。但一些网络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提升点击率,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置道德和社会利益于不顾,从而成为发布低俗网络内容的帮凶,结果使得一些低俗甚至丑陋的东西也通过门户网站等网络媒体滋生蔓延,甚至波及到现实世界,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只要能提升点击率,有些网站就什么都敢做,低俗一点、打点色情‘擦边球’的算是好的了。在金钱面前,一些知名门户网站甚至抛开商业道德,与不法商人勾结,导致虚假搜索排名、低俗广告盛行。”某业内人士无奈地表示。
据业内人士介绍,低俗网络内容其实并不如想像中的那么难禁,面对肆无忌惮的低俗网络内容,一方面,国家通过必要的行政手段认真履行监管责任,颁布强硬的惩治办法,控制住网站以低俗化提升点击率的歪风邪气,肯定会收到效果。另一方面,网站可以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对于一些涉黄信息的页面进行提前识别,并加以屏蔽。“网站以海量信息来不及处理为由,其实只不过是个借口。网站编辑要过滤低俗照片、暴力、侵权等不良网络信息,在技术上其实并无障碍,后台软件完全可以根据全文的语境及图形分析文章内容,锁定不良文字信息,网站工作人员也可通过后台系统,瞬间删除掉大量不良信息。”某搜索网站技术人员潘磊告诉记者。
“网络应该更健康、更高雅。”此次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中,不少网民表达出了这样的共识。而此次的治理行动能否让网络真正实现“更健康、更高雅”的态势,人们拭目以待。
本报记者 周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