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视 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专 题

第3版
视 野
  标题导航
庚子密档中的国耻记录
守望
春节
瑶白摆古:北侗民族文化的瑰宝
说不尽的象山渔文化




 中国文化报 >  2009-01-1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瑶白摆古:北侗民族文化的瑰宝
  摆古节上的长桌摆古
  寨门长长的迎宾队伍
  带着宾客来摆古

  瑶白是贵州省锦屏县九寨侗族社区彦洞乡的一个古老侗寨,在清水江和小江切割包围形成的侗乡腹地。这里的民族文化包含了侗、汉、苗3个民族的特质,呈现出南北侗族的分水岭和结合部的文化特色。

  瑶白的民风古朴而浓郁,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有极具地方民族色彩的“瑶白大戏”,更有久远而古老的北侗长桌“摆古”文化。

  瑶白摆古节是九寨最隆重盛大的祭祖活动“借捐”(即“吃牯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摆古本是随着卯年“吃牯脏”12年才举行一次,其活动主要有祭祖,念垒词、款词,吹笙踩堂,唱古歌、大歌,举行“鞍瓦”(放牛打架)等内容。但瑶白的侗族文化与汉族文化融合后,一般每隔3年就会演一届大戏。头年要大摆古,即邀请四乡八寨来过节,第二、三年瑶白村里有婚嫁喜庆或逢年过节,村里人就在酒席上分主、客两边摆古,这叫小摆(不对外邀请)。节庆时节,瑶白整个村寨都沉浸在浓浓的喜庆氛围之中。村口用木竹扎成寨门,上面挂着青翠的鱼藤草,彩旗飘扬。侗族有敬重古师、戏师、歌师的传统,凡有喜事都要请古师来摆古,这样显得体面和热闹,古师也有了经常练习摆古的机会。大部分古师都有用汉字记侗音的古本,这便于练和教,也便于徒弟学和背。也正因此,瑶白的摆古才能够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瑶白摆古节具有历史悠久、群众参与、民族多样、姓氏传承、文化多元等显著特征。它是九寨侗族文化的源头和根基,也是侗族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的重要载体。瑶白摆古已于2007年5月入选贵州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吴育瑞 图/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