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钱江潮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环球参考

第3版
文化广角
  标题导航
浙江学习实践活动突出六“求”
“浙江文化节”宝岛受追捧
浙江为欠发达地区
配送流动图书车
《浙江省文化市场综合
行政执法管理办法》新年实施
回望2008浙江文化




 中国文化报 >  2009-01-14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望2008浙江文化

  马跃明 陈如福

  与谋求科学发展相伴而行,2008年,浙江文化正行入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从“两会”期间中央领导同志勉励浙江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更大贡献,到6月27日浙江省委召开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推动浙江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工作,再到《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的制定出台,浙江文化发展繁荣的足音铿锵有力。

  从文化事业的进步,到文化产业的拓展;从文化体制的转变,到文化内容的创新,一组组喜人的数字、一系列发生在文化领域的盛事、喜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前进中的文化浙江。

  关键时候彰显文化力量

  精神品格总是体现于危急时刻,文化力量更是显见于关键时候。

  2008年初,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因雪灾滞留浙江。浙江积极发动各文化部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吸引广大滞留群众共享文化,欢度新春。尽管大雪无情,浙江大地却沉浸在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节日的喜庆祥和之中。

  四川大地震突如其来,浙江迅速行动起来。浙江赶赴青川县的援助人员有数千人之多。他们在各自的岗位克服艰难困苦,夜以继日地工作。浙江支援四川灾区的文化力量,再次彰显了浙江精神。

  在抗震救灾中,浙江以文化的方式,大力对口支援青川县文化重建,帮助灾区群众走出阴影,坚定信心,重建家园。据统计,全省各级文化系统共组织赈灾义演、义拍达50场次,义映达上千场,筹集善款达5467万余元。

  奥运是2008年全国人民的大事、盛事。浙江精心谋划,努力推动优秀文化活动项目更多地参与奥运。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浙江共有13个文化活动项目亮相北京。在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中,浙江昆剧团演员曾杰的昆曲唱段《春江花月夜》、浙江女孩殷硕的独舞《丝路》,尽展浙江风采与东方神韵。浙江奥运文化活动项目以质量高、反响好,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国内外观众的广泛好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稳步推进

  如何让文化有意识地、主动积极地服务于公众生活?浙江的回答是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农村文化站是文化阵地中的堡垒。2008年,浙江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意见》,大力推动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2008年全省新建或改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60个。省政府还为48个欠发达、相对欠发达市、县(市、区)配送了流动图书车。

  继续组织大规模送文化下乡活动,2008年全年送演出下乡超1.7万场、电影超23万场、图书超120万册次。实施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省、市、县三级文化部门共培训基层文化干部和农村文化骨干近万名。

  送文化,更要“种文化”。浙江积极推动全省“千镇万村农民种文化”活动,县级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活动近5000次,乡镇文化站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活动近2万次。启动“文化低保”工程,切实加强对贫困人员、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

  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联合共建基层服务站点4万余个,初步实现了乡、村全覆盖。

  舞台艺术与演出市场

  进一步繁荣

  优秀作品是一个时代精神文化的集中反映。2008年,浙江以精品创作为龙头,艺术生产和演出市场持续繁荣。

  浙江京剧团的《宝莲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入选“国家舞台精品工程”30台剧目,浙江曲艺杂技总团青年魔术师王晨获“2008世界魔术交流大会暨金牌奖国际魔术比赛”金奖,杭州歌舞剧院陈芬芳获“2008维也纳国际声乐大赛”民族唱法第一名、最佳表演奖……一年来,浙江生产的多部文艺精品,在国内外艺术评比中频频获奖、展露风采。

  继续深入实施青年艺术人才培养“新松计划”,出台《浙江省舞台艺术人才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创作了大型魔幻杂技剧《美猴王》、少儿京剧《藏羚羊》、儿童剧《果果的绿野仙踪》等一批新剧目。

  成功举办多项重大艺术活动,如浙江省第七届音乐舞蹈节、盖叫天诞辰120周年纪念、余任天诞辰100周年纪念等重大文化活动。

  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大省建设的动力源泉,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关键。

  2008年浙江在基本完成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任务的基础上,加强对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管理和考核,推进省级公益性事业单位提高服务质量。

  稳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制定了《浙江省文化厅厅属文化经营单位考核管理办法》,加强对文化厅属文化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积极推动、指导新远集团对基本具备改制条件的经营性文化单位实施改制转企。

  继续深化艺术院团内部机制改革,积极创造条件在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强、改革条件相对较好的艺术院团进行“企代事”等改制探索。2008年浙江省属院团演出场次达3900场,演出票房收入突破3400万元,创历史新高。

  加大对民营剧团的扶持力度,将民营文艺表演团体舞台艺术人员纳入全省艺术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范围。

  文化遗产保护走在前列

  2008年,浙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研究、申报以及传承等工作向深度扩展。

  积极推动西湖和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国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中国木活字印刷技术”3个项目,列入我国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良渚文化古城遗址入选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博物馆免费开放基本完成。全省博物馆共举办陈列展览600余个,参观人次达1100万。

  认真实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实地指导和跟踪管理杭州飞来峰造像等第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省有85个项目被列入,再次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与中国美院等高校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命名了绍兴春节祝福等第一批18个年节活动项目开展地为省级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

  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成绩突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分别在浙江召开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验交流会、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现场会。

  文化产业逆势上扬

  全球经济下滑,而浙江文化产业发展却势如骏马奔腾,逆势上扬。最显眼的是中国国际动漫节和义乌文博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2008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实现经贸展览洽谈成交额18.6亿元,比上届增长6.3%。5天展期内,“在线文博会”网站访问量达1.58万次,比上届增长70.9%。

  第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吸引了37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参与,近300家中外动漫企业参展,签约项目34个,总金额为48.85亿元人民币以及2371万美金。

  浙江省电影有限公司改制后继续扩大产业规模,相继开出了下沙电影大世界、近江电影大世界。新影院的投入运营促进了全省电影发行放映各项指标继续稳步增长。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期生产基地开工建设。杭州西泠印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中南集团卡通影视有限公司、宁波海伦乐器制品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第三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浙江深入开展文化市场“奥运保障行动”,确保奥运期间全省文化市场健康稳定。出台了《浙江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办法》是全国第一个关于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的法规。全面完成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组建挂牌工作,为全国提供了示范。签署《长三角地区演出市场一体化战略合作协议》,继续推进长三角演出市场的一体化。

  对外文化交流日趋活跃

  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成功举办了“2008感受浙江——英国·中国浙江文化周”等重大文化交流活动,“彩蝶女乐”赴意大利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走进中国——罗马中国艺术节”活动,浙江民间手工艺家代表团赴阿曼参加第九届马斯喀特市手工艺展销活动,而首届“台湾·浙江文化节”,是目前大陆唯一在台湾举行年度文化节的省份。

  2008全年,浙江省实施对外对港澳台文化交流项目580起、5500人次。商业性、有偿性演出项目势头良好,在对外对港澳台文化交流“走出去”的演展项目中占总量的80%。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