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群众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群众文化

第3版
公共空间
  标题导航
从“草台班子”到“正规军”
山坳里办起联欢晚会
义务演出2000余场
看看这些地方怎么过节
公益服务与
拉动内需并举
中国式斗牛也精彩
农民返乡制作民间工艺品“挂门笺”




 中国文化报 >  2009-01-1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民网民共唱《让世界充满爱》
山坳里办起联欢晚会

  郑继涛

  1月10日晚,福建省永安市贡川镇红安村,一场由村民与来自城里的永安市商务联盟会所QQ群友自发联合举行的迎新联欢晚会激情上演。尽管山村的夜晚接近摄氏零度,村民和网友们却热情高涨,激扬的歌舞、热闹的互动,村民们开心地说:“晚会办到了家门口,今儿个真高兴!”

  红安村只有71户291人,收入也不高。永安市市长涂振锟2008年挂包帮扶时,曾四进红安村,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如今,村里户户通上了安全饮用水,水泥路直达家门口,有了健身路径,村民的生活开始有滋有味。年轻的村主任陈应森在外与朋友合伙做生意,头脑活络。今年年初,他在参与永安市商务联盟会所QQ群友新年聚会上,吐露出心中的想法:“网友和村民都自发出一些节目,共同联欢,既省钱又能送文化下乡。”

  听说城里人要进村一起来办联欢晚会,村民们也闲不住了。住在村部附近的邓先木、陈家兴两家子特意停下上山挖冬笋的活计,赶来村部帮忙打扫卫生、布置舞台。“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晚会,今天晚会办到了家门口,我们出点力是应该的。”音响设备在村部大楼调试完毕后,村民们带着磁带或VCD纷纷赶来,争先恐后地先过了一把登台瘾。

  当晚7时,晚会准时开始。节目单上,村民表演的节目占了一大半,由原定的6个增加到12个,有腰鼓队表演、快板秧歌队表演、歌伴舞、乐器独奏等。村民杨月贤今年已60多岁,由于节目单上没有《贡川,我的家乡》这首歌,没有准备伴奏带,她就与另外6个姐妹清唱;轮到她的儿媳妇演唱时,她还带着姐妹们一起为媳妇伴舞。村里于2006年成立了腰鼓队,为参加的26名妇女每人配备了一套演出服。当晚,由妇代会主任邓顺娟等17名妇女身着大红衣服表演的《腰鼓迎春》一登场,便迎来了阵阵喝彩。为了这个晚会,在镇上纺织厂和食品厂上班的刘顺招、邓桂凤特地赶回村里排练,为此还被扣了工资。刘顺招却说:“千年等一回,村里办晚会难得,重在参与,有所得必有所失嘛。”

  这还是一台城乡激情互动的晚会。55岁的退休工人杨蓉以一曲《洪湖水,浪打浪》拉开晚会序幕,看到村民现代化的生活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她羡慕地说:“好想住到农村来!”网友“嘟嘟”是个时尚女孩,当她上台唱起《自由飞翔》时,动感的音乐、激情的歌声,吸引了一个大胆村民上前献花,引来阵阵叫好声。主持人王洁毕业于艺术学院,她说:“以前我主持的都是一些应景模式的晚会,今晚被村民和网友的热情深深感染了,主持起来真带劲!”音响师戴凡为晚会免去了设备租用费上千元,还准备了三农知识、新农村建设知识、科学种养知识问答节目。

  时间不知不觉地到了21时15分,伴随着腾空而起的焰火,晚会在村民和网友合唱的《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中落幕。村支委邓庆田说:“这样的晚会让群众真正感到了快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