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化创新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广东电影业: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电影发行放映业迅速扩展走向成熟
解放思想 不断抢占产业制高点
全国院线制改革的先行者




 中国文化报 >  2009-01-23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院线制改革的先行者

  赵 军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广东省电影公司走过脱胎换骨、浴火重生之路的30年。20世纪80年代,广东省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恢复了全省电影业务,构建起省、地、县三级电影发行放映网络,广东省电影公司也一跃成为全国院线制改革的先行者。短短几年,成万套被封存的拷贝像欢乐的春江水奔向了广东电影市场的四面八方,全省观影人次、票房均迅速攀上峰顶,在年度4亿元放映收入的骄人成绩下,广东省上百家放映单位、数千支流动放映队的辛勤奉献,谱写了广东改革开放的最初篇章。

  这一切都已经成为难忘的历史。90年代,改革开放迈向了市场经济的攻坚阶段,电影体制也从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手段过渡到院线制的发行放映方式。广东省电影公司与地市电影公司结成业务的战略同盟,同时大力开发多种经营渠道,保证了公司的国有资产在改革的阵痛中没有损失,仍在继续增长。

  在广州市场上,省公司先后组成了省直院线、情侣院线、超大银幕院线,尝试绕开行政区域供片的传统做法,向与自己签约的影城直接供片,开展连锁经营。其中,广州市工人文化宫榕泉影剧院和中山纪念堂的顶天立地的超大银幕,开创了全国影院银幕改造的现代化先河,使传统影院电影银幕躲在大舞台后面的过时方式被永远地抛弃。毫无疑问,改革带来了竞争,竞争带来了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广东省电影公司因为发明了超大银幕——两年后全国影院银幕改造均按此形式实现了新的转变——争得了广州市场的主动权。之后,电影市场上大片引进、策划营销、影企联姻等恰逢其时陆续开展,广东省电影公司的经营团队以近乎全胜的业绩很快主导了广州市场,进而在体制被冲击的全省市场上重新掌握了主导权。醉心于国产片发行的广东省电影公司在这段时期,以《蒋筑英》、《较量》、《红樱桃》、《周恩来外交风云》、《生死抉择》、《英雄》等一连串影片的成功推广,将广东电影市场从谷底又翻回到了全国的前列。在广东省电影公司的牵手下,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纷纷来到广东投资开发影城,中外片商不绝于途地携片进入谷底电影市场,一部又一部优秀影片的票房从广东率先起步,向全国市场发起了冲击。

  如今,广东省电影公司已稳妥地完成了事业单位向企业的转制,开始成为一个现代的新型企业。从2006年起,广东市场票房连续名列全国第一,广东省电影公司参与并主导经营的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院线票房也稳居全省第一,进入全国院线四强,2008年票房达到4亿元。此外,省公司还组建了为农村作公益放映的广阔天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年放映场次达到2万场,2008年被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评为农村放映工程先进单位。省公司还牵手中国数码集团开辟了扎根二级市场的广东大地电影院线,使久已沦陷的广东地市县市场逐步恢复生机。2008年,广东省电影公司被评为首批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公司资产收益率从转制初的2%上升至8%,年度利润从转制当年的100余万元上升至1400多万元。在改革开放迎来30周年纪念的时刻,广东省电影公司投资兴建的全国首家高档商务影城北京传奇时代影城隆重开业,标志着几代广东省电影公司人开创与发展的事业,又跃上了新的台阶。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