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能看到西班牙拉法叶·亚吉拉弗拉明戈舞团表演的舞剧《卡门》,实在是件幸事。从普罗斯佩·梅里美创作的小说《卡门》(1847年),到乔治·比才作曲的歌剧《卡门》(1872年),再到卡洛斯·绍尔导演的电影《卡门》(1983年),到拉法叶·亚吉拉编舞的弗拉明戈舞剧《卡门》(1992年),这150 多年来,不但《卡门》的内容家喻户晓,而且《卡门》的主旋律也妇孺皆知。
1月23日晚,严冬的北京夜晚格外寒冷,大街小巷少了不少行人。然而,天桥剧场里暖意融融,座无虚席,每个观众都聚精会神地盯着舞台,来自西班牙拉法叶·亚吉拉弗拉明戈舞团的艺术家们以精湛的舞技牢牢地吸住了北京观众的注意力,激情四射的《卡门》似乎有一个强大的磁场。
比才的音乐无疑是这部舞剧的指挥和灵魂,它自始至终统率着剧情。每当“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哈巴涅拉舞曲”、“塞吉迪亚舞曲”、“斗牛士之歌”等曲调响起时,舞台上的舞蹈演员就能迅速舞动起来,“激浪滔滔”;同时舞蹈也让观众兴奋不已,不时爆发出热烈掌声。毋庸置疑,弗拉明戈的丰富舞蹈语汇是这部舞剧的最佳语言(包括占了相当分量的踢踏舞),每个演员传神的眼神、摆头、耸肩、击掌、举手、抬腿、踢踏、转身、扭腰、撩裙……一招一式都扣人心弦,激昂奋飞。
吉卜赛女郎卡门是一个敢爱、敢恨、敢为的女人,她野性十足又妩媚撩人,大胆泼辣又相信宿命,我行我素又缺乏理智。就是这个狂野奔放的卡门,在她丈夫贾西亚入狱期间,先勾引并爱上农村出身的士兵何塞,继而又爱上勇敢的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他们之间这种错综复杂的情爱关系必然会导致嫉妒、矛盾、决斗、情杀。正当卡门忘情地在为她的新欢斗牛士欢呼胜利之时,何塞妒火中烧,不顾一切地拔出匕首向他心爱的情人刺去,卡门立即倒在了血泊中……卡门的所作所为在19世纪欧洲道德标准面前显得那么另类和刺眼,这就注定了她悲惨的命运!她短暂的一生,表面上是在为爱情激战,向命运挑战,而实际上则是在向既定的社会道德宣战。
剧中人物各种内心的冲突,全靠演员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来揭示,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流畅、潇洒、快捷、淋漓尽致!精湛动感的舞艺令观众目不暇接,惊叹不已!音乐与舞蹈如影随形,情节与舞技珠联璧合,角色与演员的统一无懈可击,几乎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加之现场歌手、乐手那激昂、入神、悲怆的伴唱和伴奏,使现场气氛更加紧张、阴沉、悲凉……这也将吉卜赛民族那种自由自在、能歌善舞又桀骜不驯的性格痛痛快快地晾晒在观众的面前。
演出结束了,看得如醉如痴的观众终于从剧情中醒了过来,自发地欢叫着,使劲地鼓着掌,他们想用热烈的掌声答谢远道而来的杰出艺术家。西班牙演员则一再返场加演精彩片段,进而向热情的观众鞠躬致谢。他们大概也想以这种方式感谢好客的北京观众。台上台下热烈互动的场面,持续了十几分钟,让人动容!
散场了,剧场外面寒风凛冽,冷气逼人。然而多数观众都迈着轻快的步履,谈笑风生地走进了冬夜。看上去他们似乎没为卡门之死难过,而是仍陶醉在那熟悉而激扬的音乐、多变而洒脱的舞姿中。我在想:今晚这顿赏心悦目的艺术大餐是我牛年春节收到的最美的礼物。
张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