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正:2月3日第4版《道破老子的天机》一文中第三段“讲老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应删除。
林贵春
深秋的月光,给广袤的沼泽湿地和那浩淼的芦苇荡镀上了一层银。一望无际的芦苇花在秋夜中摇曳。突然,一声哭泣划破了寂静的夜空,这哭声来自远处一座坟前的一个三四十岁的男子汉,他就是黄骅亿丰石油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白金华。
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听他撕心裂肺地哭着:“爷爷啊,你为什么把我撇下不管了?让我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受罪。”白金华1971年出生于河北黄骅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但生不逢时,赶上了一个动荡年代,加上父母离异,使他的童年生活雪上加霜。快过年了,别人家的孩子都有新衣裳,他却穿着一双露脚丫的破草鞋,跟在爷爷屁股后面看爷爷扫大街。有一天下大雪,他穿着草鞋只觉得脚底下冰冰的,低头一看原来草鞋早磨破了,脚后跟露在外面,被冰雪冻得都麻木了。爷爷心痛地抱着他伤心得哭了。老人家边哭边说,这是哪辈子造的孽,让孙子受这样的罪。白金华从小就最怕听那首《世上只有妈妈好》,每当小伙伴唱起“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他就暗自落泪。
他就像那沼泽滩上的芦苇花,虽扎根盐碱滩吃尽苦涩,随风飘摇历经磨难,却风吹不散,雨打不烂,永远不卑不亢倔强顽强。早年他因家庭困难没上完初中就辍学进厂当了一名工人。1993年他辞职下海,卖过服装,搞过物流,当过私企部门领导。没多久,他又面对一望无际的海岸线和穿梭来往的巨型货轮,看到了这块处女地的勃勃生机,悟到了创业商机。他及时抓住环渤海经济带南大港开发建设和地处中海油田石油资源丰富的大好时机,积极参与竞拍承包小油井,不仅解决了一些农民就业,还每年上缴利税700多万元。他乘机起跳,建起了炼油厂,迅速形成开采与加工石油生产一条龙。企业的迅猛发展,使他和企业被评为黄骅南大港纳税大户和优秀企业。
芦苇花每到秋天,就更显它的美丽与大气,用一片片银色装扮着黄骅油田。有人说,此时的白金华是亿万富翁,已不像这芦苇花了。而他却说,自己是个从小吃过苦的人,不管多么有钱,也是这芦苇地上的人,不会忘记自己的本分。童年使他深知钱的重要,但他却不是两眼只盯着钱的人。当他发现边缘井、四类井的石油开采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时,便毅然放弃了石油开采,忍痛割爱舍弃了利润丰厚的炼油项目。于是,大大减少了污染,保护了湿地环境,造福了这一方土地。而他很快转向石油产品销售、红木加工和物流运输等无污染项目。
如今这里建起了沧州黄骅港,跻身全国十大港口,成为河北省第二次经济翻番中的增长点。白金华也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骨干,在感到自豪的同时,他也深感责任的重大。正当他为扩大再生产筹集资金犯愁时,却遭遇一家化工厂拖欠重油货款不还,他急得几天几夜睡不着。有一次他晕倒在路边,鼻子往外蹿血,就在倒地的一刹那,他的一只手握住了一棵芦苇。别小看这细细的芦苇,它傲立水中,始终不屈不挠,深扎自己的根系,屹立在这片湿地上。由芦苇他想到了爷爷,爷爷的操劳困苦就像这一棵棵丛生的芦苇。半夜,他开车来到爷爷的坟前,爷爷是他最亲的人,他希望爷爷的在天之灵能够保佑他战胜困难渡过难关。爷爷曾对他说:凡事要冷静,要以理服人,以法立信。他觉得心中好受了很多,他趴在坟前给爷爷磕了3个头。
最终,他依法追回了全部欠款,为公司挽回了损失。当天晚上,他再次来到爷爷坟前,把判决书的复印件给爷爷读了一遍后,用打火机点着,对爷爷说:“爷爷!我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候,可以为这一方土地争气了,我不会辜负您的教诲!像您眼前的芦苇花,生于这片土地,奉献于这片土地。”
在黄骅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成长起来的像白金华一样的企业家,他们靠自己的力量,不畏艰难,日夜奋斗在渤海湾这片湿地上,成为党和群众十分信赖的创业者。广袤的油田上,芦苇花也在春风秋雨中,扬花吐蕊,那一片片芦苇,扬起一只只手臂,像随风飘扬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