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文化交流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环球参考

第3版
文化交流
  标题导航
教材缺乏仍是主要问题
平壤艺术团访华归国受到欢迎
德国巴伐利亚重温与中国400年情缘
黎巴嫩孔子学院举办第一届汉语大赛
电视剧《李小龙传奇》将走进非洲
斯里兰卡文化官员
在华研修结束
程波和他的“中国表演艺术宅急送”
费城交响乐团两度访华追忆




 中国文化报 >  2009-04-0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程波和他的“中国表演艺术宅急送”

  (上接第一版)

  从演电影、电视剧到拍摄广告和进行中国艺术系列讲座,程波每年都会做出吸引日本大众和新闻媒体的响动。他苦练出一口地道的日本话,在日本组织运作传播中国艺术的事业也变得如鱼得水。1998年,他组织制作了大型歌剧《蓬莱之国——徐福的传说》并担任主要角色秦始皇,该剧由中日双方合作在中国的北京和上海,日本的东京和大阪等11个城市巡回演出,深受中日两国人民欢迎。2002年10月,他策划、制作了前所未有的《流动的紫禁城》表演,在北京紫禁城午门广场举行首演并在节目中担任独唱和扮演世纪圣人。他既是组织者,也是实践者,常常亲自登台演出,用漂亮的日语为观众讲解剧情。

  商业演出必须让观众喜闻乐见

  为了在日本演出市场上推广中国艺术,程波努力对日本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进行深入研究,从中寻找市场成功的一般规律。他发现了不少令人兴奋的“秘密”,比如在日本很有市场的能乐30%多的内容与中国有关,也就是说,100出能乐剧目,35%讲述的是中国的故事。他策划组织了昆曲《杨贵妃》,将能乐与昆曲有机融合,各种时空变幻,把观众的情感全部调动起来,情绪高涨得疯狂叫好。程波说,以前搞小型严肃的中国演出,京剧、民乐,中规中矩,现在已经很难有市场了,必须用新的创意,吸引日本观众有兴趣去观看,商演的节目必须让观众喜闻乐见。近几年,他自己创作剧本,尝试用大型景观剧的形式推出中国艺术,并且在演出中使用了高科技的布景、激光灯,将中国京剧、民乐、舞蹈、歌剧巧妙融为一体。

  他的中国艺术景观剧在日本已经颇有名气,包场演出的足迹遍及了全日本。可以说,他的中国艺术演出团队走过的地方,比很多日本人自己走的地方都多,去过最远的离岛,去过最北和最南的小镇,去过人烟稀少的高山村庄。哪里有演出定单,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今年8月和9月,程波将分别在日本有名的饭店椿山庄上演《超人——紫禁城的爱》和景观京剧《赤壁》,包场演出费价格高昂,但是演出票提前几个月已经全部售罄。

  程波说,他的太阳艺术团和太阳京剧团拥有一批一流的中国演员,而且全部是一专多能,比如武生可以唱老生,还能够演猴戏,队伍虽然并不庞大,但是生旦净末丑,所有角色一应俱全。

  程波在日本市场推广中国艺术的现象,引起了记者的关注和思考。在我们关心和探讨中国文化艺术如何走出去的问题时,是否应该对程波和他的“中国表演艺术宅急便”现象进行研究,是否可以通过扶持这样的海外艺术团,通过借他们的力,丰满中国文化艺术走出去的羽翼,拓展和延长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空间和半径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