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但杭州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却迎难而上,逆势上扬。据初步统计,2008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579.86亿元,增长17.6%,高于全市GDP增速6.6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3.8个百分点;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12.1%,比去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3.2%。
杭州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发达的民营经济、高新技术发展迅速、浙江大学与中国美术学院的人才优势等,特别适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杭州市明确了着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等8大行业,设西湖创意谷、之江文化创意园等10大园区,去年设立了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资金总额增至每年1.52亿元。杭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主任魏皓奔介绍说:“建筑设计建委管、广告设计工商管、工业设计经委管,文化创意产业涉及很多部门,为了做好协调工作,举全市之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杭州专门成立了实职的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配备了二十几个编制,这在全国都是少有的。”
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杭州市通过打造“文化人的天堂”,以一流的环境吸引一流的文艺家,以一流的文艺家发展一流的文化创意产业。杭州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目前,已经有余华、麦家等落户杭州;余秋雨、韩美林等18人担任杭州文艺顾问,杨澜、赖声川等17人在西溪文化创意园创办了工作室。“冯小刚一部《非诚勿扰》,让世界认识了西溪。著名剧作家邹静之要写一部关于西泠印社的剧本,影视公司、制片人等闻风后马上找我们谈合作。”魏皓奔深有感触地说,“一个文化名人后面就是一条产业链啊!”2008年,杭州市紧紧围绕“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战略目标,努力化解金融危机不断向实体经济蔓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并逐步成为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陆 健 余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