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红妆”是指宁波市宁海县及浙东地区特有的传统婚妆系列及相关民俗,当地女子出嫁,都要带上一份嫁妆,“三两黄金一两朱”的朱砂漆器、千针万绣的女红、披彩挂红的着装,赋予了这份不同寻常的嫁妆一个好听的名字——红妆。当大户人家的女儿出嫁时,嫁妆从女方家抬到男方家,杠箱开道,花轿居中,箱、柜、桌、椅、桶、盆、盒、盘,女子的生活所需用品样样齐全,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送嫁妆队伍,吹吹打打绵延数里之遥,成为了浙东宁绍地区一道亮丽的景致——十里红妆。
十里红妆主要包括婚嫁仪式中的“迎嫁妆”习俗和红妆器物的制作工艺传承两部分。“千工床、万工轿、十里红嫁妆”是家喻户晓的独特民俗现象。十里红妆的器物主要由天然矿物朱砂和黄金为主的材质装饰,集中了雕刻、堆塑、描金、勾漆、桶作、竹作、铜作、锡作等民间匠作。十里红妆制作工艺之精湛、艺术价值之高、耗费之昂贵,均为全国罕见,具有民俗学、社会学以及历史、艺术、人类学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自南宋以来,盛妆嫁女的习俗就在这里蔚然成风,明清时期,十里红妆达到全盛阶段,宁海民间于是有了“良田千亩、十里红妆”之说。时至今日,传统的十里红妆婚俗已被现代婚礼所取代,浩浩荡荡的抬嫁妆场面几近消失,现代家具也取代了传统的十里红妆手工家具,但红面桶、红马桶、红脚桶等传统红妆器物仍在民众的婚礼中被作为嫁妆传承,传统的拦轿门等婚俗习惯仍然存在。
目前,宁海有了十里红妆专题博物馆,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也与观众见面,十里红妆打击乐已跻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宁海十里红妆婚俗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