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专 题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提高国民素质 提升国家形象
国家文物局部署2009年“文化遗产日”活动
广电总局严管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
让更多文化资源服务基层
越剧明星版《梁祝》全国巡演
山西晋城大型文物遗址遭严重破坏
北京中山音乐堂 十年演出奏华章
第二期全国重点京剧
院团表演人才培训开班
记住那段辉煌历史




 中国文化报 >  2009-04-10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出席“对外文化工作与国家形象建设”研讨会的专家呼吁——
提高国民素质 提升国家形象

  本报讯 (记者叶飞)4月8日,文化部外联局在京召开“对外文化工作与国家形象建设”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8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主题发言,并与参加会议的60位对外文化工作者展开了深入讨论。

  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张西平认为,国家形象的建设任务非常紧迫,要打通古今,完整地向西方介绍中国,应注重古代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在尊重世界规则的同时,力争建立自己的规则。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提出多项建议,如提炼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注重针对国外青少年的文化产品的内容创作。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金元浦以北京奥运会的“人文奥运”理念为例,指出对外文化交流应与国际社会的期待视野相契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认为,国家形象建设过程中应该更新观念,提高国民素质。曾经在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工作了两年,如今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的李庆本以孔子学院的发展模式为例,建议多方位发挥驻外文化中心作为交流平台的重要作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强调了文化产品的市场决定性意义,认为市场往往决定着话语权。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曼丽认为,国家形象应该确立具体的内涵,文化可以辅助国家形象的塑造,对外文化在国际形象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突出亮点的作用,可以寻找世界共同的话语,并借助这种话语很好地进行文化传播。同样来自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关世杰认为,对外文化交流正出现新的拐点,应该分层次、有针对性地传播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面对与会者的热情提问,几位专家学者就建立市场机制、中华武术、春节品牌等具体案例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会专家表达了与文化部外联局展开进一步合作的意愿,期望就“走出去”的成功案例作进一步研究。

  文化部外联局局长助理于芃主持会议,外联局有关处室的同志介绍了最近开展的系列对外文化调研工作的情况。

  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使中国对外文化工作更好地配合国家的形象建设,是当前对外文化工作的新课题。此次研讨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召开的,是对外文化工作与学术前沿接轨的又一次尝试,为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为政府制定文化“走出去”相关政策及具体措施建言献策的平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