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纪事/副刊
  标题导航
“图书漂流”遭遇尴尬
千余图书有去无回
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希望
全国青少年钢琴赛
将在厦门举办
《云水洛神》打造中国美神
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廉政文化书画展
甘肃开展
云南弥渡花灯剧团获奖
中国退役军人创业成就展览暨评选活动启动
河北延才艺术馆开馆
民俗文化走进西安高校
大学生观众投票选出心中“最爱”
花小钱看大戏 群众热捧




 中国文化报 >  2009-04-28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黑龙江省图书馆
“图书漂流”遭遇尴尬
千余图书有去无回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后,黑龙江省图书馆积极筹备第二届“图书漂流”活动。记者在采访中却得知一件十分尴尬的事,参加去年“图书漂流”活动的1300余册图书回归者寥寥,绝大部分有去无回。

  本着“我分享、我快乐,带图书去旅行,让读者去追寻”的良好愿望,2008年4月23日,黑龙江省图书馆推出首届“图书漂流”活动,旨在通过图书漂流的形式,串联起众多不同地点、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读者,让他们共同体验漂流阅读的快乐,并从参与这一活动中检验读书人的道德底线。

  据了解,“图书漂流”活动主办方先后于2008年4月23日和5月31日分两次在黑龙江省图书馆一楼大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及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广场、远大购物中心、红博世纪广场等公共场所放置“漂流”图书1300余册,内容涉及文史、科普等。短短几天,这些图书就被领取一空。“我们将图书放在公共场所任读者取用,且分文不收,唯一的要求就是,请读者看完此书后,以同样的方式将书投放到公共环境中去,由下一位爱书人接‘漂’阅读,最后一名读者要在2009年4月23日前将书还到省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工作人员于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然而,距图书“漂回”仅剩一周多时间时,千余本图书没有一本回来。为了能找回“漂”出的书,省图书馆表示,只要广大读者即日起将手中的“漂流”图书陆续送回省图书馆,就可获得一份纪念品。到4月23日记者发稿时止,图书已陆续归还200本。

  尽管“图书漂流”遭遇尴尬,但黑龙江省图书馆决定继续举办这一活动。据黑龙江省图书馆有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图书漂流”活动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上午“开漂”。此次省图书馆提供了1000余册图书参与“漂流”,其中还特意精选了500册少儿新书,以此倡导青少年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黑龙江省图书馆读者工作部的王殿杰说:“欧美一些国家的读者在‘图书漂流’活动中的诚信度较高,相比之下,我们国内的读者这方面意识较薄弱。希望社会各界加深认识,使‘图书漂流’活动能够善始善终地开展下去。”

  针对此事,记者也随机采访了部分读者和业内人士。一位读者表示,黑龙江省图书馆所遭遇的尴尬突现了部分人诚信和社会公德的缺失。在他看来,“图书漂流”并非大家交流着免费看书这么简单,其整个活动蕴含了游戏情节和神秘感觉,使原本枯燥的读书活动充满了趣味。

  “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守‘图书漂流’的规则,那么,整个社会就会成为一个流动的图书馆。不过,在市民素质参差不齐的当下,要公众完全接受‘图书漂流’这种方式尚需时日。”一位图书馆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赵凤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