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节庆空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纪事/副刊
  标题导航
“五一”扎堆登场的“国际动漫节”
第二届非遗节:展现川人的脊梁
泸沽湖畔的纳人转山转海节
节庆活动如何避免昙花一现




 中国文化报 >  2009-04-28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一”扎堆登场的“国际动漫节”

  4月28日至5月3日,第五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将在杭州拉开序幕;4月30日至5月4日,第四届中国光谷国际动漫节将在武汉上演;5月1日,首届西部国际动漫节也将在重庆登场。三个动漫节同期举办,是否会撞车?都标榜“国际”定位,是否会让资源竞争白热化?三个动漫节筹备情况如何,是否能达到办节者原初的目标?

  中国国际动漫节,

  看上去很美

  三地动漫节中,最有“国际”风范的,当属在杭州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美猴奖”的国际评奖单元,港澳台三地及韩国、法国、丹麦等国际展台,从高峰论坛到国际动画片交易大会的流程设置,无不体现其“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顶级化”的目标与“野心”。然而抛开这些华丽的辞藻,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美猴奖国际最佳长片动画片,只有两部国外影片参评。除了梦工厂那部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续集在华宣传在即的《功夫熊猫》还勉强够得上水准,另一部来自印度、连正式中国译名都无处可寻的影片就显得非常“无厘头”。当年在国际影坛风生水起的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WALL·E》、叫座叫好的《蜜蜂总动员》,宫崎骏的新作《悬崖上的金鱼姬》,甚至没有进入提名名单。其他奖项入选作品也大都如此,虽然候选名单的英文名称排得很全,但究其质量也只能算是自娱自乐的“国际玩笑”。而国内参选阵容固然强大,但除了《风云决》、《喜羊羊与灰太狼》、《我叫马小跳》等几部可以进入院线、让观众有一定了解的影片外,其他影片甚至连名字也是首次听说。这固然可以体现和主办方“为动漫产业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展示推广平台”的初衷,但显然离其“四化”(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顶级化)的伟大抱负还相去甚远。

  “打响国际会展品牌、动漫产业品牌和文化创意品牌”以及“积极推进中国乃至世界动漫产业的交流与发展”的活动方针,并非靠举办区区5届动漫节就可实现,何况这些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很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就现在的中国动漫产业来说,甚至连最基本的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都还没有。面对这些事实,组委会是否也应该放下身段,从引入国际真正“顶级”品牌入手,通过与迪斯尼、梦工厂等国际动漫巨头的深入交流、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动漫产品展示,分析他们动漫在品牌构建、技术实现上方法以及市场营销模式等等成功经验,从而先在国内动漫产业做到“专业化、品牌化”,苦修内功后再去考虑“国际化”的未来发展。如果还只是泛泛地如蜻蜓点水一样地“高大全”下去,恐怕只会离既定目标渐行渐远。

  武汉、重庆等地方“国际”动漫节们

  热辣的美女,炫酷的Cosplay,嘈杂的卖场……再加上动辄“国际”“亚洲”的响亮名头,共同构筑了中国大部分动漫节虚虚实实的繁荣。在这些“国际”动漫节中,动漫被解释和放大为网络游戏、cosplay、电子竞技、CG、激光表演、互动游乐场、亲自涂鸦等等各种主题,甚至可以通过“女仆咖啡屋”的实体经营手段,以“享受身穿女仆制服的个性、漂亮的服务生MM为您提供的各种梦幻服务”为卖点达到吸引人流的目的。而演绎“国际”的手段也许是一个国际性电子竞技公司的参与(2007年武汉,中国光谷国际动漫节,WSVG中国赛),也许是一个国际化角色扮演类比赛的地区分赛(“WCS”角色扮演嘉年华中国区——重庆赛区),也许只是某个不知来由的国际支持单位(重庆,香港多来宝授权(国际)有限公司)……总之,它们其实与动漫节、与国际化无关。甚至主办者有关办节的初衷,本就是以动漫、国际化为噱头,以营造一个人声鼎沸的卖场为最终目标。这种对本来基础就薄弱的中国动漫产业急功近利的开发、利用,想必只会让那些真正致力于动漫产业发展的企业和个人雪上加霜。

  少办节,多办会

  以交流促发展

  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欧阳友权表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缺乏能够吸引人的、能够占领国际市场的文化产品,尤其是文化品牌,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在动漫产业也是如此。虽然间或有‘蓝猫卡通’的成功经验,但是也大都是针对低幼儿童的,在内容和形式上属于纯儿童的展现,这与国际市场的卡通成人化趋势相去甚远。近年好莱坞票房大户《怪物史莱克》系列、《鲨鱼黑帮》、《超人特工队》均是PG级(家长指导级)影片,在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其题材及其所能承载的文化涵义、精神内涵早已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能够刻画的情感和人性深度也绝不逊于真人实拍的影视节目。只有对现有国内动漫产业思路进行调整和发展,才能真正将中国动漫文化品牌引入世界。”

  而承担着与国际动漫市场沟通、为国内动漫文化产业提供专业参考功能的中国动漫节,首先需要做到的,是突破制约国际动漫产品进入中国的种种政策瓶颈,将国外顶级动漫产品通过学术交流手段引入进行集中展示,并通过与国外顶级动漫企业的学术交流论坛、动漫产业峰会等模式,为中国本土动漫企业的发展提供引导和支持,确立圈内的“专业化、品牌化”地位,并将“国际化”落到实处。

  如果可以做到更多,则应该进一步改变目前中国大部分动漫企业“外国动漫加工厂”的尴尬处境,通过国际动漫合作模式,将国外优秀动漫作品的创作流程与思路介绍给国内动漫企业,建立起一套符合国际化潮流的原创人才培训机制,甚至设立一项专项商业基金,打造一批真正有中国文化内涵又兼顾国际市场需求的动漫文化产品。

  “节”是一个产业的终极体现形式,而“会”则是可以促进产业发展、国际化交流的平台。只有先将“会”办好,才会为“节”赢得更大的群众基础与影响力。而在我国自身的动漫文化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的时期,只有通过不断的交流和研讨,才可以促进中国动漫产业最终实现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顶级化。而当中国动漫产业实现了“四化”,中国动漫节的国际影响力也会水到渠成。

  郑 蕾 吴伯晋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