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节庆空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纪事/副刊
  标题导航
“五一”扎堆登场的“国际动漫节”
第二届非遗节:展现川人的脊梁
泸沽湖畔的纳人转山转海节
节庆活动如何避免昙花一现




 中国文化报 >  2009-04-2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二届非遗节:展现川人的脊梁

  翟 坤 冯晓峰

  2009,相约锦官城

  6月1日至13日,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在成都举办。本届非遗节以“多彩民族文化、人类的家园”为主题,将有5项主题活动和系列配套活动。

  5项主题活动包括部省招待会、开幕式暨街头巡游表演、国际论坛暨发表《成都纲领》、非遗公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和闭幕式烟火文艺晚会。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产性保护产品的市场化销售,力争一批项目落地非遗公园,实现常态化。节庆期间还将开展系列配套活动,如非遗精品剧目的剧场演出、主题分会场活动、各种公益慰问演出。

  相比首届非遗节,本次节会规模更大,主要表现在参会人员和队伍、活动内容、影响范围三个方面。特别是开幕式暨街头巡游表演,将在金沙遗址博物馆东大门外的青羊大道段举行,有近50支国内外队伍,3000多名演员参加表演,其中,遍及五大洲的国际队伍10支以上。同时,剧目展演、博览会、成都论坛等活动,将展示成都、四川乃至全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体现本土化的特点。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也将汇聚成都,讨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各种问题,提升非遗节的学术性,丰富节会内容。

  成都市文化局局长朱树喜说:“非遗节将坚持以人为本,不仅对所有活动实行免费,还积极为群众参与创造条件。”

  《成都纲领》

  本届非遗节的主办方除了文化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将加入进来,这也是该组织首次参与主办我国的大型节会活动。届时,将有40个国家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和文化部相关领导,驻蓉、渝领事馆外交官及国内知名专家参加国际论坛,预计人数在百人以上。非遗节将发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都纲领》。像上一届非遗节形成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都宣言》一样,《成都纲领》将成为国际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纲领性文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加入也带来了更多的国际友人。据悉,参加本届非遗节的国外嘉宾和演出人员将超过1000人,几乎达到第一届参加人数的两倍。文化部的有关负责人表示,本届非遗节不但层次更高,而且开创了我国文化外交和国际文化交流的先河。

  展现川人的脊梁

  “5.12”汶川大地震给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仅重灾区北川羌族自治县,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弦、羌绣、锅庄等,传承人生存状况堪忧,文化遗产的延续遭遇较大困难。

  2009年,是灾后重建决战之年,灾区人民在重建家园的同时,对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在加紧进行。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表示:“四川省震后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如都江堰和二王庙,以及与民众密切相关的项目,如羌寨和碉楼,都立即着手进行保护性建设。”他透露,中央业已投入专项资金24亿元人民币,现在有56个项目在建中,2010年底将可完工。

  第二届非遗节节会将围绕“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宗旨,在展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和保护成果、交流保护经验的同时,注重展示四川震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成果,突出抗震救灾和非遗抢救保护的特点。

  “希望藉此让全世界看到灾区民众重建家园的信心和精神。”郑晓幸说。的确,就像非遗节节歌中唱的那样:“守望精神的家园,守望一个民族的骄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