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环球参考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文艺理论

第4版
文艺理论
  标题导航
保护知识产权 各国自有高招
东京迪斯尼乐园“逆市飘红”的秘诀
法国人参观博物馆为何乐此不疲
奥地利政府将
小幅上调今明年文化财政预算
又一件圆明园掠夺物将在法国拍卖
美国古怪艺术家 天天“变脸”
荷兰国庆 拿欧美领导人“开涮”
海地飓风灾难摄影 获普利策奖
英国一农舍 发现400岁“木乃伊猫”
乌克兰总理 取消发布会去追星
加拿大政府调整文化拨款遭指责




 中国文化报 >  2009-04-29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法国人参观博物馆为何乐此不疲

  本报讯 2008年度,法国6500万人口中,有5200万人至少参观了一次博物馆。在法国,无论是首都巴黎还是外省,多数展览都能吸引众多观众前来与艺术品和历史进行直接接触。

  根据法国博物馆总司的调查,博物馆的参观人群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而将近1/4月收入低于900欧元的法国人如今每年至少参观一个展览。博物馆总司的结论是文化民主化的政策开始奏效。自2002年,一些国家博物馆,如卢浮宫和奥赛馆,都相继推出“通行证”或“月票”、“年卡”等优惠制度。今年4月4日起,各大博物馆开始实行面向26岁以下青年学生、学者的免费参观。一些博物馆开放了12点至14点的常规午休闭馆时间,使在职人员可以在非休息日时得以参观。现欧洲每年5月16日举办的博物馆之夜活动,遵循的亦是同一原则。这些措施,都大幅而有效地增加了博物馆的参观人群。

  此外,因特网的作用不容忽视。Facebook网站有一个Warhol之友网络,约计1.1万名网友对不久前在法国大王宫开幕的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作品展的信息传播推波助澜。同样,凡尔赛宫Jeff Koons作品展的网络效应对展览的成功举办亦贡献非凡。

  最后一点也不得不提,即一些大型展览成为社会名流必“到此一游”之地。参观者与其说是对展览内容本身感兴趣,不如说是追逐时髦,不甘落人之后。(王 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