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08年度,法国6500万人口中,有5200万人至少参观了一次博物馆。在法国,无论是首都巴黎还是外省,多数展览都能吸引众多观众前来与艺术品和历史进行直接接触。
根据法国博物馆总司的调查,博物馆的参观人群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而将近1/4月收入低于900欧元的法国人如今每年至少参观一个展览。博物馆总司的结论是文化民主化的政策开始奏效。自2002年,一些国家博物馆,如卢浮宫和奥赛馆,都相继推出“通行证”或“月票”、“年卡”等优惠制度。今年4月4日起,各大博物馆开始实行面向26岁以下青年学生、学者的免费参观。一些博物馆开放了12点至14点的常规午休闭馆时间,使在职人员可以在非休息日时得以参观。现欧洲每年5月16日举办的博物馆之夜活动,遵循的亦是同一原则。这些措施,都大幅而有效地增加了博物馆的参观人群。
此外,因特网的作用不容忽视。Facebook网站有一个Warhol之友网络,约计1.1万名网友对不久前在法国大王宫开幕的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作品展的信息传播推波助澜。同样,凡尔赛宫Jeff Koons作品展的网络效应对展览的成功举办亦贡献非凡。
最后一点也不得不提,即一些大型展览成为社会名流必“到此一游”之地。参观者与其说是对展览内容本身感兴趣,不如说是追逐时髦,不甘落人之后。(王 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