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崔银娜
近日,中华书局开办“中华私塾”来推广国学。近年来,针对孩子开办的“私塾”在各地不断涌现。这些私塾大都以“国学”为招牌,那么,以“私塾”为依托传承国学的效果如何?这样的方式是否可行?最近,记者就这些问题走访了相关学者和专家。
诵读经典是
私塾的主要特色
“私塾”一词起于中国封建社会,孔子可算是最早的私塾先生。清末民初,近代西方教育传入中国,私塾教育被近代学校教育取代。
据了解,近年兴起的私塾可称为“现代私塾”,这一方面是区别于现在的学校教育,另一方面,现代私塾是以古代私塾的学习形式和内容为标准,尊崇和跪拜“至圣先师”孔子。各地称谓有所不同,命名有“私塾”、“学堂”、“书院”等。针对孩子的国学班、国学讲座等,都可以归为现代私塾。
从相关报道来看,私塾传承国学的主要方式是诵读经典。各地私塾接收的大部分是4到14周岁的孩子,因此他们诵读的主要内容是参考古代私塾入门时必背的《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著作。
号称“全国首家全日制私塾”的“孟母堂”可以说是“读经教育”的始作俑者。在课堂上,老师不进行讲授,只是让学生跟着读。“不求甚解,只求熟读背诵”是“孟母堂”明文规定的“教学原则”。
各地出现的很多“私塾”选择了“孟母堂”式教材和授课方法。“养正书院”是宁波有名的一家“私塾”,学生诵读和“孟母堂”相似的书目。
古语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因此,读、诵经典是私塾的主要授课模式,也是古代私塾的主要模式。对此,有的家长持肯定态度,认为读经有助于纯化性情、塑造谦和向上的性格。
国学大师牟宗三的入室弟子王财贵博士曾说,一个人如果在13岁以前不能很好地吸纳这些经典,以后的年龄阶段便再也不会出现这种最好的时机。因此,他力倡采用诵读的方式,老师不必讲解,只要把那些经典背下来,烙印在记忆深处,它们以后会慢慢发酵。
“诵读之法,我是非常认同的。我觉得这才是学习经典的正经路数。如果这样的国学班能让学生把一些经典之作背下来,刻印在脑子里不会忘记,我认为就是学到了真正的国学。”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教授说。
私塾还处在发展阶段
据了解,“现代私塾”大多以收费的“私学”形式存在,真正公益性的为数不多。由于是民间承办,很多现代私塾收费较高。有的私塾在一些热心传统文化教育的家长的鼓励下,甚至成为全日制的“私学”,每年的学费动辄数万元。有的则是节假日开办的国学班,与其他收费辅导班类似。
现代私塾属于商业性质,那么有多少人在现代私塾中学习国学呢?
据了解,各地私塾情况不同,各个私塾的生源状况也不同。暑期国学班显然没有奥数班火爆,只是一些热衷于国学的家长为孩子报名,而且只有北京、天津这样一线城市及教育较为发达的二线城市才有孩子上这样的私塾。因此,选择上国学班的学生数量并不多,从全国来看,现代私塾还处于发展阶段。
此外,上课的时间有限,很多孩子是在暑期这样的长假期里选择学习,而其他时间则较少。有的家长则表示,孩子上不上这种国学班都无所谓,只要父母能让他们诵读经典,家家都是国学班。而全国大部分的家长目前还没有接受孩子学国学的理念。
以私塾的形式来传承国学的效果,以现在的情形看,还是微弱的。有关专家这样表示。
私塾有前途吗
作为传承国学的一种方式,私塾显然还不成熟,现在真正通过私塾来获得国学真谛的人也为数不多,正因此,有关私塾的争议常常出现。
因为涉及“违法“办学,今年2月,上海“孟母堂”遭遇第二次取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争论。据了解,针对私塾传承和推广国学的问题有两种观点。
支持私塾教育的人认为,私塾是重振国学的直接方式,读经才是正道。
而反对者直言,私塾教育并不适合现代生活,传承国学只是美好想象,最终会沦为一场闹剧。
反对者主要针对现代私塾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私塾教育无补于现代应试教育。针对现代私塾存在的一些问题,有的专家就指出,“国学不仅包括一些经典著作,还包括音乐、绘画等传统文化艺术。”不仅如此,有的专家也批评,有些私塾流于形式,穿汉服、行礼不是传承国学的主要内容,领略国学的真谛才是传承真正的国学。
在现代私塾还没有成熟的时候,这些问题的提出颇为中肯。
文化部、教育部等部委曾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其中诵读经典诗文就是内容之一,各地积极响应。近日,湖北当阳市坝陵小学将传统文化引进课堂,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学校充分利用班队会、晨读和课外活动的时间,组织学生诵读传统经典。教育部门专家也建议,私塾作为传承和推广国学的途径,应该得到有效地规范和管理,成为义务教育的有效补充。
北师大一位老师认为,让孩子学习国学有多种途径,私塾是一种,家长教育也是一种,而在学校的教学中增加国学的内容也是必要和可行的,甚至可以开设诵读经典的课程,让他们背书即可。这需要教育部门的努力和参与。而让家长完全放弃现行教育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毕竟孩子不是试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