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各 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各 地

第3版
视 野
  标题导航
想转让技艺
“非遗”保护促进社会发展
“燕京八绝”传统技艺展供免费参观
古书画复制技艺受关注
永川残疾人免费学蜀绣
小人物的大情怀
中国的“活态传承”值得借鉴
中国式成人礼——“冠礼”




 中国文化报 >  2009-08-23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掌木偶唯一传人
想转让技艺
  手掌木偶传承人张贤光
  一出手掌木偶戏需要20多个人物木偶
  手掌木偶很受人们欢迎

  张 飞 海 鹰

  2005年,重庆市某批发市场里,一个清瘦、挺拔的中年男子终日在自己的水果摊前忙忙碌碌,为了生计,他做小本生意已有10年之久。当四川省邻水县文化馆的人找到他之前,他早已忘记自己还有一手绝技。他就是手掌木偶的唯一传人——张贤光。2006年,手掌木偶被列入四川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贤光和他的“手掌木偶”再度浮出水面,受到关注。

  在今年举行的成都第二届国际非遗节巡展中,手掌木偶的演出吸引了不少眼球,之后进行的每一场巡展都受到了观众的追捧。在越来越多的关注下,人们发现,手掌木偶的前景并不乐观,因为目前能表演这种绝技的只剩张贤光一个人了。

  据了解,手掌木偶始于汉朝,兴于唐代,盛于宋代,距今有1000余年的历史。四川邻水“手掌木偶戏”最初是由该县么滩镇陈永清掌握,历经三代,后传给其外侄张邦军,又传其子张贤光。150余年来,手掌木偶戏一直流传于重庆、贵州、四川邻水、广安、达州等地,所到之处,非常受欢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邻水民间的特色文化。

  世代相传

  手掌木偶辉煌千余年

  皮影戏、灯戏、木偶戏以至于猴戏,和手掌木偶其实源始于一家。因“戏台子”宽约1米、仅一人高,由红色布帘搭盖而成,手掌木偶又叫“背挡戏”、“布袋戏”。手掌木偶本是福建一富绅所创,至重庆长寿洪湖其“老舅公”处,再到邻水县幺滩陈家后,便世代相传至今。

  张贤光孩童时就受祖、父辈熏陶,12岁的他便开始接受家传。钹、锣、口哨多种乐器手脚同操作,还要控制手掌般大小的木偶依剧情变换姿势、表情,再配上戏曲唱腔,“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的手掌木偶操作难度之高可想而知,但由于机灵勤奋,张贤光逐渐掌握了其中的技艺,直至单独登台。

  在娱乐休闲方式极为匮乏的时代,手掌木偶戏的“走红”成为了必然。健谈、诙谐、清瘦,上穿一件复古短衫,45岁的张贤光给人的印象,与散打评书家李伯清颇有几分神形之似。他说:“以前的手掌木偶走州吃州,走县吃县,不亚于‘超女’。”除此之外,手掌木偶的表演者还能享受超级待遇:“只有我们这个戏可以在桌子(农村的八仙桌)上演,一般表演其他戏剧的遇到我们,懂得规矩的都会停下来等我们演过了再演。”上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大锅饭”的时代刚结束,“木匠的工资才8角钱一天,我就是5元(钱)一节(一出戏)了。”那时,张贤光每天收入最多可达30元左右。

  资金匮乏

  “非遗”精品徘徊生死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曾经辉煌的手掌木偶逐渐落在了时代发展潮流之后,张贤光也只好“下海”了。为了生活奔波的张贤光度过了10年的落魄生活,“不能当饭吃”的手掌木偶也被尘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各地开始挖掘发现民俗民技,张贤光重新拾起了他的“手掌木偶”。但是后继无人的窘况依旧困扰着他,“曾经带过几个徒弟都没有出师。现在的年轻人更无法潜心学习这门技艺了。”虽然政府和有关人士多次与他磋商,但张贤光对传承之事表示出惋惜和无奈,如今,他除了精力不济外,资金匮乏也困扰着他。“这次到省上参加非遗节,我到资中一个专门制作木偶作坊问了一下,做一个木偶要价1万元。”张贤光想过将世代相传的绝技发扬光大,也想过将手掌木偶进行创新,“要创新,必须重新雕刻精美的木偶,才能适应现代人的欣赏水平。”而张贤光表演的手掌木偶,仅一出戏就需要20余个人物木偶和道具。“这个问题我想过多次,确实没有办法。”张贤光沉默半晌后坦言道。

  发扬光大

  出让千年手掌木偶绝技

  在谈到木偶戏的传承问题时,张贤光一脸的担忧,“木偶戏太难了,不容易学,就是想学的,也得看有没有天赋。”他感慨地说:“找个传人真难啊,我有些担心,怕这项技艺在我手里失传了!”

  如何让手掌木偶“非遗”精品得以传承?这是张贤光思考最多的问题。张贤光说,他想将手掌木偶的绝技转让出去,而且“最好是重庆的文化公司来接受转让”。张贤光说,因为手掌木偶是从重庆流传过来的,“现在想让它回归”。他认为,这“既是对艺术的尊重,也是对手掌木偶更好的保护”。至于转让方式和费用,张贤光表示仍在考虑之中,“钱并不重要,真正能将手掌木偶发扬光大才是我的心愿。”

  邻水县文化馆馆长蒋晓明告诉笔者,目前,政府相关部门正在积极为张贤光物色弟子。蒋晓明称,张贤光的儿子曾为张贤光打过下手。他曾想把这门手艺传给儿子,但儿子以“太难,不能求生存”为由不想学。“我们对他儿子轮番做工作,现在他初步同意学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