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影音空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文化重建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长影找到农村题材电影突破口
选秀节目:比比谁更雷
赵宝刚:中国偶像剧未找到本土文化的精髓
杰瑞米·托马斯:我对皇帝不再有兴趣
俞飞鸿:从演员到导演,不为证明自己
第十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启动
李连杰新片《海洋天堂》开拍
《大秦帝国》未播先红
业内人士探求《冰川时代3》成功良方
奥斯卡奖主办机构更换主席
第7届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




 中国文化报 >  2009-08-2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赵宝刚:中国偶像剧未找到本土文化的精髓

  近日,湖南卫视的自制电视剧《一起来看流星雨》热播,掀起了又一轮的国产偶像剧热潮。曾执导过《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等偶像剧的赵宝刚导演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人们对偶像的认识还停留在长相和好看的服装上。实际上大家喜欢这个人物,是因为他身上的本土文化精神而非外貌。“为什么中国偶像剧少,就是因为过多追求浮在面儿上的东西,没有找到一种本土文化上的精神气质。其实人们喜欢的是跟时代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精神偶像。我们在做片子时,都尽量去讲文化精神的导向,这是带动和引领人们认知这些偶像的最基本的要素。比如《我的青春谁做主》中,人们把姥姥都叫偶像了,老太太走哪儿都受欢迎,因为没有一个姥姥会像她那么表达。”

  赵宝刚同时也表示,国产偶像剧往往不如日韩偶像剧制作那么精良,尤其是在产业化方面,更是落后于这些国家,“这跟国家现有的文化产业格局有关,因为中国的电视行业还是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为主。”而对于中国偶像剧市场的发展前景,赵宝刚则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现在很难产生出相貌、谈吐、文化、做派都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偶像。社会进程还没到那一步,可能还要10年、20年的时间才会有一些变化。我们现在看五六十年代的影像资料,会发现那时候人的外貌、气质、特征跟现在有很大的变化。”

  (赵宝刚,导演,资料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