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人文纵横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文化塑人与文化兴业紧密结合
还原历史 还原真实
文化产业集群在现代产业发展中的意义
珠江诗歌节六城联动




 中国文化报 >  2009-09-11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珠江诗歌节六城联动

  马锦洲

  第四届珠江诗歌节8月30日在深圳音乐厅启动, 在随后的20多天,诗歌的声音将在上海、西安、成都、北京和广州逐一响起,上演“声带上的中国”。

  走出广州,六城联动,是本届诗歌节与众不同之处,但原声朗诵依然是诗歌节的最大特色。上百名中外知名诗人将辅以音乐、影像、戏剧等艺术形式,朗诵其自选诗篇。珠江诗歌节秉承“互动中的诗歌精神”,将全国6座城市变成6处“声音驿站”,连接成一个诗歌的中国。

  从2002年开始,珠江诗歌节保持着两年一届的节奏,前三届都只在广州举行,而第四届开始辐射到了全国。几乎中国优秀的当代诗人,从食指、多多、舒婷、翟永明到西川、臧棣等,都在这个诗歌节上发出过声音。目前,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已建立起成熟的运作机制。

  坚持诗人诗歌朗诵是珠江诗歌节的传统。珠江诗歌节策展人、诗人拉家渡说:“我们一直坚持的做法是,尽可能让诗人用自己的声音朗诵自己的作品,同时保存录音。我们正在和一些音乐人共同探索,以后将给一些重要诗人做一个声音档案,用声音的形式将这些诗歌保留下来。”“在国外,有些诗歌朗诵会甚至在海滩上举行。这样的活动一方面是诗人之间的切磋;另一方面,诗人与社会、社区文化的关系也被拉近,诗歌不再是小圈子里的文字游戏。”诗人胡续冬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