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红领巾》 让我们并肩战斗
《黄帝传》研讨会在京召开
专家研讨新中国美术“成就与开拓”
黑龙江形成覆盖城乡文化服务网络
《烟壶》开启北京曲剧演出季
《灿烂的阳光》:关爱智障群体
《九曲黄河》演出获好评
“月光诗会”抒发爱国情
中外专家学者研讨“丝绸之路”
第五届河套文化研讨会举办
太原晋商文化艺术周闭幕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09年讲座资源征集公告
红色故事传唱山城
北京市京、评、梆子现代戏曲票友大赛




 中国文化报 >  2009-09-1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色故事传唱山城

  日前,多媒体故事剧《我们共同走过的路》在重庆上演。这部由重庆市政协办公厅、市委宣传部、统战部联合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共同推出的文献故事剧,于8月27日首次进行了汇报演出。该剧用小故事演绎大历史,以通俗的表演形式呈现了颇有表演难度的统战题材。

  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依托红岩等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红色经典文化热潮已经在重庆基层遍地开花。《我们共同走过的路》(以下简称《路》剧)的创排演出,正是对这一方红色热土优良传统的发扬。这部小成本故事剧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新政协召开历程中的珍贵史料,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搬上舞台,表现了毛泽东、周恩来和宋庆龄、冯玉祥、张澜、黄炎培等民主人士共商国是、共同奋斗的风雨同舟之路。

  通俗故事演绎统战历程

  经过4个月的排练,《路》剧在重庆劳动人民文化宫剧场与山城人民见面。据主创人员介绍,剧中不少珍贵历史图片及影像资料从美国征集而来,许多资料为首次公开使用,全剧约长100分钟,所展示的文物、图片、影视资料长达50分钟。

  “快听,朝天门的川江号子响了……”这些曾经发生在山城的故事,让观众沉浸其中。故事讲演、经典诵读、红歌传唱、情景表演、历史图像展示……众多艺术形式和手段在舞台上穿插上演,跟随着解说员抑扬顿挫的解说,人们仿佛倘佯于悠悠的历史长河中。

  “您为什么白天打灯笼?”“这里实在是太黑了!太黑了!”《路》剧开篇,冯玉祥将军大白天打灯笼的故事拉开演出序幕,简约地阐明了当时处于国民党黑暗独裁统治的历史背景。毛泽东妙论和谈、三顾特园会张澜、宴请许德珩夫妇,这三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展现了共产党领袖的超凡智慧。“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流畅的书法通过多媒体在舞台幕布上展现,深情的朗诵同时响起,剧中的精彩呈现激起观众阵阵掌声。

  另外,周恩来在西南实业大厦的精彩演讲、中共代表王若飞与民盟代表罗隆基的君子协定及民主人士李公朴被害、闻一多在李公朴追悼会上的演讲等精彩故事的重现,让观众充分体会到了共产党人和民主人士为维护政协成果所做的不懈努力和荣辱与共的精神。中共护送民主人士北上、李济深香港脱险、上海地下党营救张澜、迎接宋庆龄到北平以及新政协的召开等故事,则展现了中共与民主人士肝胆相照的情谊。

  “用舞台剧表现统战题材,有很大难度。通过故事展演的形式表现这一历史题材,是一次创新。在舞台上,布景的设置和历史氛围的烘托都采用了较为活泼的形式。众多人物形象,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片段被塑造出来了。”看完《路》剧后,中央统战部副秘书长庄聪生说。

  非专业演员登台出彩

  《路》剧是一部小成本故事剧,除了导演和个别编剧之外,所有演员均为非专业。这部别具特色的剧作,由重庆市政协和市委宣传部专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60周年而推出。首次汇报演出后,该剧于9月在重庆正式上演,并有望在国庆期间登上首都舞台。

  4个月前,来自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一级导演任鸣带领这群非专业演员开始了紧张的排练。“他们都不是专业演员出身,所以在舞台感觉、角色把握上需要进行一些专业指导,但事实证明,他们的悟性和舞台感并不亚于专业演员。”任鸣说。

  前来观摩演出的全国政协研究室理论局局长肖勇认为,演员们对历史情境的把握非常到位。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主任厉华介绍说,《路》剧中的所有演职人员均是博物馆战线上的职工,他们中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此次为探索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他们以演员的身份走上了舞台,也可以说是对自我的一种突破。

  另据介绍,红岩联线文化管理中心2007年经过文化体制改革,正式在重庆红岩历史革命博物馆挂牌。《路》剧是他们推出的第10个红色文化演出项目,此前他们推出的情景剧《红岩魂》、《时代先锋》、《血铸红岩》、话剧《小萝卜头》等红色经典剧目,均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与肯定。

  ——多媒体故事剧《我们共同走过的路》首演侧记

  本报记者 马子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