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上海文化信息产业园进京招商
剧场魅力不仅在于外观
长春:“红色图书”国庆节前热销
戏剧制作人涉足小剧场建设
大文化视角下的本溪选择
中国版权事业成就展开幕
江苏演艺集团演出季力推低票价
文化产业成创业的重要选择




 中国文化报 >  2009-09-1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变挨饿看戏尴尬 市场供需矛盾或将解决
戏剧制作人涉足小剧场建设

  本报记者 黄 海

  “作为一个导演,有一个剧场是个梦想。”孟京辉曾经这样感叹,因为他“不能容忍无限期地等候,被安排演出的处境”。

  对日渐成熟的北京小话剧市场来说,剧场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瓶颈。北京的小剧场不仅少且分布不均,租金日渐走高,加上近年来小剧场话剧创作繁荣,有戏却没地方演成为戏剧制作人越来越头疼的一个问题。

  于是,拥有一个自己的剧场成了许多戏剧制作人的梦想。不少走在前面的戏剧制作人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近日,戏剧制作人老象就与人合作在北京市东城区方家胡同46号院成立了“北京聚敞现代艺术中心”,内含一个能容纳400多名观众的中型剧场和一个能容纳200名观众的黑匣子小剧场。无独有偶,北京戏逍堂话剧制作坊也和枫蓝国际购物中心联手打造“枫蓝国际小剧场”,并将于9月底全面运营。用戏逍堂堂主关皓月的说法:“这将改变戏逍堂几年来的‘打游击’状态。”

  关皓月告诉记者,其实这么做也是被逼上梁山。“随着小剧场话剧的火热,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商开始进驻小剧场,要租一个合适的剧场已经越来越难了。即便能租到剧场,也未必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档期。所以,长期依赖像北京人艺这样的剧场,肯定不是长远之计。”

  老象深表赞同,有了自己的小剧场就等于自己的作品拥有了一个展示的舞台。“做戏的人都知道,租剧场是最重要的工作,你没有场地,有再好的戏也白搭。”老象说。而建好了自己的剧场后,“我们想把这里打造成一个艺术聚集区,一个文化产业基地。现在聚敞现代艺术中心除了剧场外,还有北京现代舞团、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40多家文化创意企业和机构入驻,涵盖影视表演、音乐动漫、原创设计等领域。”对上演剧目的定位,老象则表示,中型剧场会以商业剧为主,而小剧场会以实验剧为主。“我一直觉得北京缺少艺术品质高,又有市场的剧目。我们的艺术中心不会做太搞笑的剧目,也不会做太过艺术性的,我们会寻找一条兼顾艺术与市场的道路。”老象说。

  当然,有了剧场并不意味着这个剧场就能吸引来观众。如何经营好剧场并把剧场打造出一定知名度,是摆在这些戏剧制作人面前更大的难题。

  戏逍堂堂主关皓月坦言,开辟一个新的剧场面临很多麻烦,“最主要的就是大家不知道这个剧场。如何让场子热起来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不过让他欣慰的是,剧场的地理位置尚好。枫蓝国际购物中心地处西直门核心商业区,是一个时尚消费的密集地,附近写字楼众多,可谓白领云集。(下转第六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