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卿
近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片《建国大业》正在影院火热上映,该片不仅国内票房一路走高,其海外版权也卖给了十几个国家,已收回3000万元。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年来,国产电影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中国电影海外销售的步伐也在步步紧跟。根据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简称海推公司)近日的统计显示,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从2002年到2008年7年间,国产影片共在中国内地以外的市场取得10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而期间所有进口影片在中国内地的票房则为70亿元。
国产影片海外销售形势喜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当年,华语影片《卧虎藏龙》成功打入西方主流电影市场,位列当年美国票房收入第6位,北美票房超过1亿美元,全球票房则达到2亿多美元。此举不仅让内地电影人备受鼓舞,也使得中国电影人意识到了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随后,我国一大批电影制作公司开始尝试国际商业大片的运作路线,从影片的融资、制作、拍摄到市场定位和发行均与国际看齐。《英雄》、《无极》、《投名状》、《赤壁》等一大批国产大片在国际电影市场上掀起一股强劲的中国风。从入世前仅在10多个国家销售到2008年在世界上60多个国家开辟了销售市场,国产影片海外市场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影片销售量也在递增,从2002年的20多部次骤增至2008年的285部次,7年间累计达到近800部次;海外销售收入从2002年的数亿元飙升至2008年的25亿元,实现翻倍增长,累计收入达到100多亿元。这些现象说明我国电影不仅在国际市场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而且还受到海外观众的欢迎。
从出品情况看,海外销售较成功的影片出品公司主要集中在几家实力强劲、改制成功的老字号国有制片公司和近年来在市场上颇为活跃的民营出品公司。以2008年为例,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和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在海外发行18部影片,总收入为12.5亿元,占国产影片海外年销售收入总额的49.6%。北京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香港银都机构、北京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4家民营企业全年在海外发行11部电影,总收入为12.2亿元,占国产影片海外年销售收入总额的48.1%。以上6家电影企业海外销售收入总额占全年所有国产影片海外销售收入总额的97.7%。
大制作、古装功夫影片
广受欢迎
与国内市场一样,国产影片的海外市场票房主要集中在大制作的合拍影片。这一方面归功于这些影片主创阵容的海外影响力,同时也与出品方的海外营销策略密不可分。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内较有实力的电影制作、发行公司均开始采取国际化的制片和发行策略。他们在影片融资伙伴选择、主创人员选用、宣传发行策略等方面均采取立足中国、辐射海外的思路。通常在影片开拍之前就吸引国外资金的加盟,并通过买断地区放映版权的方式进行融资。这不仅极大地降低了投资风险,也获得了事半功倍的市场效果。
除此之外,中国电影人的国际合作机会越来越多,合作经验也日益丰富。以合拍片为主、完全按照国际上流行的商业运作模式进入海外主流院线已经成为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最有效方式。据海推公司统计显示,在2008年国产影片全年海外销售收入排行榜上,位居前10名的影片清一色是国内电影企业联手多国制片、发行商共同打造的大制作影片。《功夫之王》、《长江7号》、《木乃伊3》、《赤壁》等10部影片的海外销售收入合计23.6亿元,占全年海外销售总收入95%以上。
从影片类型上看,在海外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影片以独具中国文化色彩的古装功夫影片为主。2005年,《功夫》、《十面埋伏》、《无极》、《七剑》4部古装功夫影片的海外票房就高达15.7亿元,占到当年全部海外收入的95.4%;而2006年《霍元甲》、《夜宴》、《宝贝计划》、《墨攻》、《无极》5部影片的海外收入达到9.6亿元,占全年全部海外收入的83%。2008年《功夫之王》、《赤壁(上)》、《投名状》、《见龙卸甲》等6部影片的海外销售收入高达16.5亿元。而且,此类题材的影片不仅在亚太等与中国文化渊源较近的地区炙手可热,在欧美等对中国文化较陌生的国度依然广受欢迎。这一方面说明经过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国际影星的努力和传播,中国的功夫影片在世界市场上已树立起良好的品牌效应。另一方面,此类题材影片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符号和独特的中国元素是其他类型片无可比拟的。尤其是中国内地与港台等地区的合拍影片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武打类型,而是融合了各自的优势,甚至一部电影就可以涵盖数种影片类型,吸引了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年龄的观众群体。
新的平台不断涌现
海外推广渐入佳境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产影片的海外推广活动也风生水起,成效显著。以打造中国电影输出平台为己任的海推公司,与国内大大小小的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一道,不断开拓新的推广平台,积极与海外各类平台、机构等合作,举办各种类型的中国电影推广活动。据海推公司统计,仅2006年,中国电影就在38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48次影展,共展出国产影片480部次;2008年共有201部次国产影片参加了12个A类电影节及35个非A类电影节,还有32部次的影片参加各电影节展映及竞赛单元。
印度、越南等国家的电影展映及推广活动上也频频出现我国影片的身影。2008年,仅在印度,就有10多部国产影片参加了3个电影节的展映活动。在越南第4届河内国际体育影视节上,故事片《买买提的2008》荣获该电影节影视类一等奖。
通过这些电影推广活动,中国的制片商和发行企业得以与国际电影业界建立起紧密的业务往来关系,不仅达到了推广交流的目的,还完成了影片销售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8年,全年共计300部次国产影片与海外各类电影公司及机构达成销售意向,并有16部影片签署销售协议,销往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地。
国产影片的这些行销及推广工作不仅有力地向世界宣传了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化,还增强了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培养了一批欣赏中国电影的海外观众,对促进中国与各国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