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钱江潮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环球参考

第3版
文化广角
  标题导航
岁月如歌 菊苑芬芳
浙昆法国摘得“塞纳大奖”
“宋草人书画展”
西湖美术馆展出
中国(浙江)文化创意网开通
浙江戏剧论坛促进戏剧创新发展
浙江省合唱联盟成立
浙艺职院让“高雅艺术进校园”巡演
杭州南宋皇城大遗址保护工程启动
木偶剧《凤凰涅槃》注重儿童心理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09-12-09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江京剧团四十华诞:
岁月如歌 菊苑芬芳
  神话京剧《哪吒》剧照
  翁国生主演的《哪吒》

  杜俏俏 伊 廖

  经历了40个寒暑的斗转星移,浙江京剧团迎来了四十华诞。

  自上世纪60年代正式建团以来,该团逐渐形成了以原杭州京剧团陈大护、宋宝罗、张二鹏、赵麟童、鲍毓春、刘云兰、李瑛、陈幼亭“八大头牌”,及李玉声、陈和平、张建新、张善麟等著名京剧演员和中国戏校优秀毕业生组成的强劲演出阵容。此后,浙江京剧团又先后从中国戏校、上海戏校、江苏戏校引进、培养了一批有较高艺术水平和艺术潜质的青年京剧人才。目前,浙江京剧团通过艰苦努力和改革探索,逐渐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

  八台大戏展演 真过瘾

  11月27日晚,浙江京剧团在杭州剧院上演大型神话京剧《哪吒》,就此拉开了团庆优秀剧目展演的序幕。

  京剧《哪吒》是今年浙江省文化厅重点打造的舞台艺术项目,由国家京剧院一级导演高牧坤任总编导,浙江京剧团团长、梅花奖得主翁国生担纲主演。该剧讲述了少年英雄哪吒为民而生、为民而死、又为民复生的感人故事。翁国生主演的哪吒,运用火尖枪和乾坤圈的高难技巧,并将“盖派”经典的“鹰展翅”拳式套路和枪圈技巧糅入戏中,每一场都有不凡身手、高超武功的展示,引得喝彩四起。另外,京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毛懋、张旭和国家一级演员王俞英、赵东海也在剧中饰演重要角色。程派新秀、浙京“五朵京花”之一的毛懋饰演李夫人,以数段程派唱腔和催人泪下的表演,给观众带来惊喜和视听享受。

  11月29日晚,浙京推出了新创作的《国色天香》戏曲舞台秀综艺晚会,翁国生任创意编导,由来自全国不同剧种的戏剧梅花奖得主陈美兰、张幼麟、张志红、谢群英、王振义、齐爱云、谷好好、王润菁、翁国生等联袂主演。晚会以浙江省剧种为主,穿插了其他代表性剧种元素,展现了京剧、昆曲、越剧、川剧、秦腔、婺剧、绍剧、锡剧、黄梅戏、新昌调腔等诸多戏曲剧种的表演特色。京剧《十八罗汉斗悟空》、《贵妃醉酒》、《红娘》、昆曲《牡丹亭》、越剧《十八相送》、《情探》、新昌调腔《跳无常》、黄梅戏《夫妻观灯》、绍剧《三打白骨精》、婺剧《断桥》、秦腔《穆桂英》、锡剧《双推磨》等各剧种代表作和精彩片段被巧妙安排在各个主题篇章中。众多戏曲“梅花”齐聚杭城,各展绝技,130多人超强阵容的倾情演绎,可谓百花争艳、美不胜收。演出过程中,戏迷观众掌声不断,大呼“过瘾”。

  此外,由浙江京剧团一批优秀中青年演员担纲演出的《红拂》、《王者俄狄》、《金盘收》,《五朵京花》专场、《龙腾虎跃》专场以及资深演员披挂上阵的《菊苑芬芳》专场等,也先后在浙京“京韵坊”实验剧场、杭州电子工学院剧场精彩亮相。京剧爱好者兴奋地说:八台大戏,与民同乐,共同为浙江京剧四十华诞庆祝。

  武功整体实力 了不得

  看完大型神话京剧《哪吒》后,记者听到最多的评论是,没想到,浙江京剧团的整体武功素质竟如此了得!文化部艺术司的吕育忠认为,满台扎实的群体武功表演是全剧的亮点,折射出了浙江京剧团一路走来的拼搏精神和奋斗历程。

  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孙惠柱说,《哪吒》令人欣喜。剧中既有快捷勇猛的京剧开打,又有感人动情的咏叹唱腔,文武结合、节奏舒服。特别是翁国生将江南独特的“盖派”武生表演和北派武戏的大气铿锵进行了融合,十分不易。他认为,如能再好好挖掘此戏潜能,将有不俗的演出市场。

  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薛若琳指出,就全国来看,能演全本武戏的剧团不多。浙江京剧团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该团在剧目建设、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等多方面的不懈努力,成果可喜。而新剧中翁国生主演的哪吒,在海底龙宫与虾兵蟹将激烈交战的“银锤大阵”和“满天星”的出手场面;痛斥龙王时在高台龙椅上边唱边舞的独特身段,勇斗龙子敖丙,耍舞乾坤圈飞速套住众水族和龙子的开打造型等,均可圈可点,令人震撼。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汪世瑜看过该剧后很是感慨,他对武戏中巧妙地将“天女散花”的“彩绸”技巧编织进哪吒复生后的“混天绫”耍舞技巧中、对文戏中的场景和几段唱腔设计颇为欣赏,对该团大胆起用新人,一批青年演员正在茁壮成长更加肯定。

  浙江省戏剧界专家沈祖安、顾天高、周冠均认为,《哪吒》所展示武戏的动态之美令人叫绝。来自国家大剧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京剧院、上海京昆艺术中心的专家、学者等,希望该剧经过进一步提高后能更加精彩。

  改革创新见成效 从头越

  近年来,浙江京剧团一直在剧目建设、市场开拓和人才培养上努力地探索、创新。从实验京剧《红拂》的杭城走红到《孔雀翎》的500场热演,从《告别迷茫》的各处巡演到《宝莲灯》的超700场全国献演,从《藏羚羊》的跨省联演到《王者俄狄》的海外展演,浙京的演出剧目越积越多,市场越打越大,手段越来越多元,演出场次也越来越增加,票房自然也越赚越红火了。

  这些年,浙京职工的收入提高了,剧团人心稳定了,剧目品牌打响了,演出市场也盘活了。一年演出430多场的骄人业绩,中国京剧艺术节“剧目金奖”“剧目银奖”、国家舞台精品工程30台作品入选、亚洲戏剧节“荣誉戏剧奖”、全国优秀儿童剧大赛“最佳剧目奖”等艺术奖项一一斩获,让浙京进入文化部全国省属重点京剧院团领先行列,获得社会各界关注和戏迷的喜爱。

  翁国生告诉记者,去年全团演员的平均收入近7万元,不少年轻演员也买房买车了。浙京“多艺斋”戏剧工作坊精心制作的《藏羚羊》、《盖韵流长》、《孔雀翎》等10盘DVD优秀创新剧目音像制品,在团庆期间也出版上市了,这都展现了浙京近年来开拓创新、走红市场的扎实足迹。

  翁国生主演的中国版《王者俄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