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浙江昆剧团的新编历史剧《公孙子都》参加2009年巴黎中国戏曲节,获巴黎中国戏曲节最高奖项——塞纳大奖载誉而归。
2009年巴黎中国戏曲节在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蒙浮剧场举行。共有来自福建京剧院的《四郎探母》、河南豫剧团的《清风亭》、江西南昌大学赣剧研究中心的《窦娥冤》、山东吕剧团的《墙头记》、苏州昆剧团的《浮生三梦》、香港京昆剧团的《牡丹亭》等多剧种、多题材的演出剧目参与演出。
为使剧目尽可能体现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要求,浙昆对《公孙子都》作了精心调整,省略了原剧舞台上战车、平台等部分实景,在没有麦克风的情况下,通过一桌二椅戏曲原生态的传统舞台形式,向法国观众展示了昆曲精湛高超的技艺技巧。最终,在7个剧团7场大戏的角逐中,浙昆摘得了“塞纳大奖”。《公孙子都》主演、浙江昆剧团团长林为林说:“很荣幸获得巴黎这个大奖,这份荣誉属于浙江昆剧团,也属于中国戏曲界。”
林为林还在蒙浮剧场为外国戏迷主讲了“中国昆曲渊源和发展”讲座。林为林向听众介绍了昆剧的历史演变、风格特点和角色行当,又生动地通过开门、关门、上楼梯、骑马等演示,展示了中国戏曲的虚拟性和程式化等特点,通过对历史人物及角色行当惟妙惟肖的现场演绎,表现昆曲的独特风格。
颁奖晚会上,昆曲折子戏《夜奔》、《惊梦》、《弹词》、《试马》等通过中法文化交流的窗口,打响了浙昆品牌。第四届巴黎中国戏曲节虽仅一周时间,但传播了昆曲文化艺术,进一步拓宽了浙昆在欧洲的演出市场。
据了解,巴黎中国戏曲节自2003年始至今,已成功举办3届,每两年举办一次,由法国文化部、中国文化部和中国驻法大使馆联合主办,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承办。
(辰 希 吴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