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画 院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视 界

第3版
学术·教育
  标题导航
学术立院 服务社会
广州画院概况




 中国文化报 >  2009-12-10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州画院概况

  广州画院于1982年5月成立,是广州市文化局领导的从事美术创作、研究的公益性处级文化事业单位。画院历任院长有刘仑、陈永锵、张绍城。现任院长方土,领导班子成员有周建辉、周国城、叶献民、孙戈、苏小华。

  广州画院的职能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党的文艺路线、方针和政策,从事书画艺术的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组织开展美术文化产业的开发和研究工作,承办书画艺术展览,开展美术文化研讨等文化交流活动,完成上级交办的美术创作任务。履行国办画院的责任和使命,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抓创作,出精品”,为国家积累文化艺术财富,为大众提供精神粮食,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一、画院结构

  画院正式定编45人,内设办公室、美术创作研究室、书画艺术拓展部3个中层机构,以及广州画院美术馆、《广州画院》院刊编辑室两个分支机构。另设画院党委、工会。

  2009年,广州画院在政府的指导帮助下完成文化体制改革,合并了原广州书画研究院,成立了新的广州画院。现有在职人员共31人,分专业技术和行政管理两大块。专业人员 22人,其中一级美术师7人,二级美术师7人,三级美术师5 人,均为专业特点突出、有很大发展潜质的中青年艺术家。行政人员 9人,负责画院日常的行政后勤事务及拓展交流、布置画展、统计资料、编辑等工作。

  二、建院以来的业绩

  成立以来,广州画院举办全院性画展26次,创作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上千幅。一大批作品参加了全国、省、市和国外举办的展览并获奖,还先后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巴基斯坦、新加坡、泰国、日本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举办了40多次个展。广州画院画家群已成为广东省美术创作主力军,并成为国内具有学术影响力的画院之一。

  自成立以来,画院创作成果丰硕,29余人次在全国历届大型展览中作品获奖,其中获金奖5次、银奖6次、铜奖10次,以及优秀作品奖、创作奖、荣誉奖8次。画家们的作品在全省大型美展中多次获得金、银、铜奖,不少被国家、省、市美术馆、博物馆永久收藏。广州画院在今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的参选上表现出色,共有25件作品入选,其中1件获金奖、2件获优秀作品提名奖。在另一件世人瞩目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创作盛事中,画院有3件作品初选入围,其中2件作品被国家收藏。在发掘、培养新人,输送美术人才方面广州画院更是卓有贡献,先后有8名艺术家调入广东画院,有1人调任广州市艺博院副院长。现有 2人任中国美协理事, 1人是为广东省美协副主席,5人为广东省艺术高评委成员。

  三、整合后广州画院的

  新展望

  现任院长方土希望,广州画院在完成文化体制改革之后,在专业创作和专业研究上要向中国国家画院靠拢,向广东画院看齐,继续发挥“广州大哥”的表率作用,为本地区美术繁荣起到龙头和导向作用,并努力建设成为全国的一流画院。培养建立一支专业过硬、修养全面、勇攀高峰、整体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多入选大展、出精品、出大家。发掘和创造高品位的艺术精品,继承传统艺术精华,吸收外来文化养分,跟进时代步伐,不断推进美术事业发展。

  目前,广州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要发展机遇,作为美术创作专业机构,广州画院清楚地意识到自身在广州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决心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断增创文化发展新优势,要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广大画家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不断创作出体现时代气息、体现文化大都市特色、弘扬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使之流芳永传,同时营造吸引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使得画院更上一层楼,向着全国一流画院的方向发展,真正成为广州人引以为傲的文化名片。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