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马子雷)“羡英贤,扇为剑,何日里高飞同展……”12月14日,中国戏曲学院剧院内,曼妙的丝竹之音、珠圆玉润的唱腔荡人心魄,来自宝岛台湾的新编昆曲《李香君》在北京举行了首场演出。此前,参加完在厦门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后,剧组一行50人于12月7日至13日分别在河南商丘、郑州两地演出。
该剧根据清孔尚任的《桃花扇》改编而成,以苍凉写就华美,以孤绝言说浪漫,借儿女离合之情,抒时代兴亡之感。除了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外,奸臣马士英和义士史可法在剧中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史可法浴血奋战、投江殉国一幕,既有戏曲的虚拟程式,也有逼真的现场表演。
香君唱到动情之处,剧院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该剧于11月13日在台北首演,长达3个多小时,在京演出时剧团将其浓缩为两个多小时。台湾戏曲学院京剧团团长曾复永说,为把这一剧目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北京观众,剧中所有服装饰品、舞台道具均从台湾托运过来。
值得一提的是,《李香君》在河南和北京的演出,呈现给观众的是两种不同的结局。曾复永说:“在河南演出时,我们将结尾一场戏进行了改编,侯、李二人是大团圆的喜剧结局。商丘流传的说法是,侯方域并没有到清廷做官,他和李香君回到故里并生儿育女,李香君的墓冢就在商丘。”
在河南观众看来,戏中的侯方域变节一说是剧作家的杜撰,侯其实是被冤枉了。据介绍,河南商丘是侯方域的故乡,《李香君》剧组事先已经准备好赴商丘、北京两地演出,并将两种结局的剧本进行了排练。该剧在郑州、商丘两地的演出非常轰动。听惯了通俗诙谐风格的豫剧、很少接触昆曲的河南观众说,昆曲《李香君》故事美丽、表演优美、曲调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