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化产业·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时评
  标题导航
“提高院团成活率和市场占有率”
上海交大文化产业研究基地成立十周年
腾讯发布2010娱乐业十五大趋势
北京首支网吧义务监督队成立五周年
辽宁产生首批“十强文化企业”
四川省演出娱乐行业协会成立
“粉丝经济”成网络文学推动力
“蚁族”生存状态引关注
草根剧社:




 中国文化报 >  2010-01-06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川国有、民营院团联手推出《神话金沙》进京驻演三年,文化体制改革关键在于
“提高院团成活率和市场占有率”
  《神话金沙》里高超的演出技艺引起观众阵阵叫好

  1月3日,北京,大雪纷飞,来自四川成都的大型杂技剧《神话金沙》在北京市工人俱乐部举行了热闹的驻演首演。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化局组织策划,原成都市杂技团转制成立的成都市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德阳市杂技团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魔幻杂技剧《神话金沙》,以古蜀金沙文化为背景、以杂技艺术秀和富有四川元素的表演形式演绎3000年前的古蜀文明。该剧从1月3日起将在北京市工人俱乐部驻演3年,这是继“刘老根大舞台”之后,目前在北京常年驻演的既代表城市文化形象又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一台杂技精品。

  不过,与“刘老根大舞台”完全民营的背景不同,《神话金沙》北京驻演的背后既有文化体制改革的促进,也有国有院团改制后在市场化方面的艰难探索,正如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在贺信中强调的那样:“这是成都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和艺术创新的可喜成果。”

  和有经验的企业联手,成活率才能提高

  2009年7月,中宣部、文化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中心环节。2009年8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召开,专题部署了相关工作。文化部在会后举办了全国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工作培训班,全面启动了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在这股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成都市积极稳妥推进了成都市杂技团的改革工作,组建了成都市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然而改制容易,改制以后如何在市场中生存,怎样把国有资产盘活却是摆在这些院团和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

  “单凭我们自己的力量肯定不行,因为我们对市场不熟悉。”成都市艺术剧院书记、副院长兼杂技团团长王文辉直言不讳地说,“改制之前,我们和德阳市杂技团有过接触,他们在演出市场上打拼多年,市场化运作相当成熟,有丰富的经验,所以,与他们联合可以在市场化方面少走弯路。”

  成立于1993年的德阳市杂技团是四川省经营运作较好的一家民营演出企业,拥有5个子公司和8个不同类型的表演团体,演职员工326名、固定资产5000余万元。谈起合作,该团团长周小衡表示:“国有院团有实力有资源,他们的演员培训、艺术招生都比我们做得好,舞台艺术性方面也比我们民营院团要强,但在如何走市场方面,他们不如我们。”

  一方有好的演员和舞台剧节目,一方有丰富的市场开拓经验,双方一拍即合:共同出资成立成都神话金沙有限责任公司。

  而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也极大促进了这场改革的顺利进行。王文辉告诉记者,在项目创立之初,从资金到场地,他们都面临着诸多困难,是成都市委宣传部和成都市文化局给予了他们极大支持,如帮助建设剧场等。

  成都市文化局副局长王爰飞对此颇有感触:“改革没有现成的路可走,都在摸索。但独立改革,把院团直接往市场上推,成活率不一定高,帮助他们和有经验的企业联手,成活率就可以大大提高。”

  优势互补还需共同面对困难

  达成了合作意愿,如何运作项目便成为关键。周小衡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他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家乡的特色文化介绍给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为四川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毫无意外地,颇具代表性的古蜀金沙文化成为最佳切入点,“从音乐到服装到编导,手法都与以往不同,既体现了远古金沙文化的特点,又有现代气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虽然是强强联合,但项目运作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不少困难,难题之一便是场馆问题。“大地震之后,成都许多本就老旧的剧场都无法使用了,想要找一个固定的演出场所难上加难。”王文辉告诉记者,“所有主创人员和演职人员都在相当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完成了项目创作。没有合适的演出场所,我们便把演出地点定在了北京。北京、上海这些演出市场比较成熟的城市还能锻炼我们的队伍。”

  虽然可以优势互补,但国企与民企的合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周小衡告诉记者,由于观念不同,合作中的小分歧和摩擦也不少。“以前国有院团的演员很少长期驻外地演出,外地巡演时的吃穿住行各方面条件也会安排得很好。但现在到外地长期驻演,一演几个月,住的可能是简陋的小单间,有些演员就受不了,非要辞职回家。另外,国有院团里所有的服装道具都有专人管理,演员根本不用操心,但在民营剧团,一人多用是正常现象,演员也会兼管服装或者道具,这样一来,很多人都不适应。”不过,他也表示,“这种现象很正常,磨合需要时间,市场化的道路不可能一蹴而就,思想的转换更不可能一下扭转。”

  由于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的影响,旅游演出市场疲软不少,不过,对该演出的未来发展,周小衡信心满满,“国有院团改制是一件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好事,我相信国有院团的艺术实力加上我们运作市场的能力,《神话金沙》一定能够成功。”

  而新改制后的成都市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也在更加积极地拓展自己的演出市场,继《神话金沙》入驻北京后,另一台杂技芭蕾《苏SHOU》也将于近日在苏州工业园区入驻开演,到国外进行商演也列入了他们未来的发展规划。

  正如成都市文化局局长朱树喜所强调的,《神话金沙》在北京驻演是成都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的良好体现,是成都市在文化体制改革深化阶段走出的坚实一步,是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取得的可喜成果,也是成都市灾后文化重建的重要标志。更为重要的是,《神话金沙》在丰富北京旅游演出市场的同时,对致力于体制改革、探索市场之路的国有艺术院团来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神话金沙》也将是一个重要的宣传成都、弘扬城市精神的立体窗口。

  本报记者 黄 海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