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化产业·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时评
  标题导航
“提高院团成活率和市场占有率”
上海交大文化产业研究基地成立十周年
腾讯发布2010娱乐业十五大趋势
北京首支网吧义务监督队成立五周年
辽宁产生首批“十强文化企业”
四川省演出娱乐行业协会成立
“粉丝经济”成网络文学推动力
“蚁族”生存状态引关注
草根剧社:




 中国文化报 >  2010-01-06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交大文化产业研究基地成立十周年

  本报讯 (记者崔成泉)2009年12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举行了成立十周年座谈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等20余家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

  成立于1999年12月2日的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由文化部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建立,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研究基地。它的建立不仅揭开了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系统化、基地化的序幕,也见证了中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十年历程。

  座谈会上,原上海交大常务副校长、基地副主任叶取源回顾了基地10年来的发展历程:在文化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委宣传部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以胡惠林教授为核心的学术团队的努力下,上海交大基地不仅在全国建立了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战略合作伙伴团队,更为政府文化政策决策提供了咨询和理论支持,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体系和培养高层次、高学历、高素质的文化产业战略管理和科学研究人才做出了独特贡献,比如与中国社科院文化发展中心合作编辑出版了第一本《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出版集刊《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中国都市文化评论》;承担和主持了1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和主办了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中日韩文化产业论坛、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发展论坛;自2003年起开展“国家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程”,累计举办了15期文化产业研修班等。

  与会专家学者在对上海交大基地的开创性工作给予积极评价的同时,也围绕如何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学科体系建设,扩大文化产业跨学科、跨领域、跨界别的研究;如何通过原创性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明确文化产业研究基地和研究中心在文化产业实践中的差异化定位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