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虹
记得改革开放初期有一套“五角丛书”曾经大行其道,很多人手里都有几本,其在当时起到的文化启蒙和娱乐作用不容忽视。后来书价一路上扬,再想找如此性价比的好书就成了一种梦想。不久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本着让农民“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原则,牵头组织编写、出版了一套“口袋书”。丛书共100册,每册定价1元,又称“一元书”。丛书独特的出版理念和巨大的实用价值,成为中国出版界一道亮丽的风景,并迅速在广大农村地区风靡起来,许多村民争相传阅、爱不释手,形成了一股“种田拿锄头,回来忙看书”的学习热潮。
“人人都道读书好,书香就是浓不了”,近年来,社会公众对于平面阅读渐趋疏离。对此,不同的人纷纷从不同的层面分析原因,给出答案。在我看来,这其中固然有社会公众自身的问题,有社会大环境的问题,但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缺乏合适的书来读。
是什么令“一元书”具有如此魅力?无怪乎两点:其一在于它价格便宜,不会让老百姓有太重的经济负担;其二在于它质量上乘,注重了选题的新鲜活泼,内容的深入浅出,语言的通俗易懂,这正好符合了老百姓的阅读口味。
纵观现今图书市场,尽管也有一些图书物美价廉,但总体上看,各方面情况并不能令人满意。有些图书选题、内容相当不错,可就是价格高高在上;有些图书虽然价格上百姓可以接受,但其内容往往乏味,读之味同嚼蜡;更有些图书无论从质量还是价格上看,一无可取之处,只是在炒作及其他投机钻营的营销方式上不惜气力,哗众取宠。读者徘徊于这样的图书之间,经济条件许可者在斟酌再三后挑选一两本心仪之作填饥解渴,而手头拮据者就只能狠狠心拍屁股走人了。
目前,人们的物质条件有所改善,但生活中需要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不菲的书价不能不令人左右掂量,尤其当读者买回的是物无所值的图书时,更令之后悔不已,心生戒备。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体,像低收入职业者、下岗失业人员、贫困地区的学生等,渴望读书,希望从书本中汲取营养,找出一条改变生活状况的光明之途,但就是因为一时难于觅得切合实际的、物美价廉的图书,终致迟迟徘徊于阅读的边缘。
不可否认,图书是一种文化商品,说到商品,不能不提及市场定位的问题。现在的图书策划自然考虑到了市场定位,但这种定位更多地体现在了图书如何在内容上迎合部分读者群的胃口,而较少在图书内容的贴切性上加以努力,更很少考虑那些经济弱势人群对书价的承受能力。
在我国现时的文化消费条件下,对于作者及出版者来说,物美价廉的图书往往更容易取得极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当前国家倡导全员参与,加快发展公共文化事业的大背景下,图书的写作、出版者应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多写、多出像“一元书”那样的图书,以实际行动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