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华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旧 事
  标题导航
“文化莞城”拆掉骑楼为哪般?
还有什么不能打造
珠海历史文化图片澳门展出
香港增拨4.8亿港币发展文化艺术
“水帘洞”里奏出音乐梦




 中国文化报 >  2010-03-0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还有什么不能打造

  只要稍加关注,你就会看到“打造精品”“打造龙头企业”“打造世界五百强”等诸多词条充斥四周。

  “打造”,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制造(多指金属器物)。”不过,人们似乎更乐于用“打造”,来表达一种气魄、一种霸气。试想,如果将前面那些词条通通替换成“制造精品”“制造龙头企业”“制造世界五百强”,会显得多么小家子气,多么有气无力,多么威风扫地?

  如今,似乎没有什么是不能打造的了。除了物质性的东西能够被我们激情无限地打造之外,据说我们还可以打造人。听听各种新鲜的说法吧,比如“打造魔鬼身材”“打造性感翘臀”“打造无瑕美人”……

  这股“打造”之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尤其令笔者担忧的是,当我们把人的身体当做打造对象的时候,人也变成了物质与金钱的“奴隶”,变成了没有灵魂的“机器”。

  由“制造”到“打造”,这一词语运用的变化,实质反映的是人心的变化。“打造”一词的滥用,是我们这个社会浮躁心理和浮躁世风的表征。

  这几年,还有一种“打造”特别引人注目,就是“打造文化”和“打造文化名人”。“文化”和“文化名人”,其实是无法人为地打造出来的,而是历史准备好了的。正如冯骥才所说:“文化是时间和心灵酿造出来的,是一代代人共同的精神创造的成果,是自然积淀而成的。你可以奋战一年打造出一座五星级酒店,甚至打造出一个豪华的剧场,却无法制造一种文化。”这里所说的“打造”,无非就是一种商业包装和商业炒作,目的是大把大把地赚取顾客的钞票。

  据报载,安徽和县投资数千万元打造唐代诗人刘禹锡写出的名篇《陋室铭》的陋室;山东省的两个县为了打造旅游强县而强力争夺西门庆的出生地。这样的“打造”,和前面提到的种种“打造”,其本质是一样的。笔者认为:先贤刘禹锡若地下有知,不会留下那安贫乐道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肺腑之言了吧;而西门庆若地下有知,倒是极有可能留下一本《西门大官人紫石街旅游文化指南》,派给家乡的父老乡亲多多散发。

  只要对物质文明一味盲目崇拜,我们还有什么不可以打造的呢?但是,这种把人当做发展“工具”,当做金钱奴隶的“打造”,还是不要的好。

  笔者所忧的是,物质崇拜的风气一日不除,“打造”之风便一日不停;人的尊严和自由一日不觉醒,“打造”之风便一日不停。如果有一天,我们看到满世界都是“中国创造”,而不是“中国打造”,那时才是我们真正值得自豪的时候。

  陈学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