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非 遗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剧场里上演“乃日”盛会
民间艺术家林桃走完百岁人生
不能固守老样子
河北规范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西湖龙井茶有了“新闻发言人”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0-03-16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剧场里上演“乃日”盛会
  国家级传承人巴德玛一曲长调《走势溜溜的枣骝马》让观众陶醉。   本报实习记者 陈 曦 摄
  表演“搏克”的都是真正的摔跤手。本报实习记者 陈 曦 摄

  本报记者 李晓林

  “鸿雁向苍天,天空有多遥远,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一曲悠扬深沉的《鸿雁》结束了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内蒙古专场的演出,台上100多位演员和台下的蒙古族观众相互唱和,一时间剧场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蒙古包,上演着一场热烈的“乃日”盛会。身在其中,即使语言不通,也无法不被感染。

  “非遗”项目融入场景

  这样的效果显然是此次演出的策划者们精心设计的结果,与本次调演的其他专场不同,3月13日和14日进行的名为《草原欢歌·永恒之火》的内蒙古专场没有简单地以项目为单位进行表演,而是在舞台上依次呈现了3个场景:祈福曲——祭祀文化、英雄赞——那达慕文化,以及和谐颂——乃日文化。

  祭祀文化涉及草原民族的信仰、习俗、礼法、语言和艺术,是以祭祀的形式,提炼草原文化中的基本元素,表达了对祖先、英雄、生死、责任以及人与自然宇宙关系的基本理解与态度,是草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渊薮之一。尽管时空的流转使祭祀文化的形式与内容发生了变化,但其基本特色依然被保留传承下来。在这一场景中,通过博舞、敖包祭祀、查玛、安代等文化形式,对内蒙古地区的祭祀文化进行了展示。

  “那达慕”是蒙古语“游艺、娱乐”之意,每年在草原最美的季节,四面八方的人们汇集一处,开展竞技、交流和娱乐活动,这就是那达慕。那达慕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时代,是草原民族承传英雄文化的重要场所与方式。在这一场景中,不仅再现了那达慕中“男儿三艺”(赛马、摔跤、射箭)比赛及颁奖盛典,还以萨吾尔登、鲁日格勒、阿罕拜和黑熊搏斗舞等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传统舞蹈烘托了热烈喜庆的气氛。

  “乃日”为蒙古语,有“礼”“乐”“宴”“和谐”等多层含义,一般是指亲朋好友欢聚的社交或礼仪活动。“乃日”中“乐”不可或缺,是草原上重要的音乐展示传习活动。表演的曲目和顺序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程,用以标志“乃日”的起始、高潮、结束的各个阶段。在这一场景中,通过蒙古族长调、呼麦、潮尔、短调、好来宝及宴乐类舞蹈等“乃日”文化形式,表达了草原民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整个演出中出现了2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虽然它们每一项的演出时间有限,集中在不同的场景中,却在整体上反映出了草原文化的丰富多样。比如在“乃日”场景中科尔沁和鄂尔多斯不同风格的短调你来我往地“对歌”,不同民族、不同部落的服饰也是争奇斗艳。这样的舞台呈现不仅匠心独具,也体现出组织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基本态度:给“非遗”恰当的文化空间。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依赖于特定的环境而出现并传承的,因而“非遗”的保护也理所当然地表现为整体、活态的保护。

  为“非遗”传承提供良好的

  文化生态环境

  演出组织者的用心还体现在舞台之外。在剧场门口摆放着蒙古包和勒勒车,有牧人在一旁演奏马头琴,制作马鞍、服装,惹来众多观众钻进蒙古包一探究竟,或是和牧人交谈合影。

  这样的用心不止是在一场演出中,几年来,内蒙古“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至2009年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已基本完成了全区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共发现传承人22962人,收集40371条线索。目前,该区已基本形成四级名录,包括国家级项目49个、自治区级项目251个,国家级传承人26名、自治区级传承人208名。

  尽管如此,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文化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使得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严重影响和冲击,呈现加快消亡趋势。比如鄂托克旗是原始草原和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方之一,但是,半个世纪前还在广泛流传的鄂托克蒙古族民间说唱艺术已失传,过去鄂托克人人都能背诵的《伊金颂》、《苏勒德颂》,现在也没几个人会背诵了。

  从2007年开始,文化部相继设立了闽南、徽州、热贡和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9年12月,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呼伦贝尔市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使鹿文化生态保护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游牧文化生态保护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蒙古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文化生态保护区和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在这6个文化生态保护区当中,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使鹿文化生态保护区可以说最有特色。不同于蒙古族的游牧文化,根河市境内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是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群体,他们长年居住在大兴安岭林海雪原深处,靠狩猎和饲养驯鹿生活,历史上被称为“使鹿部落”,也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他们创造和发展了独特的狩猎文化、桦皮文化、森林文化等。而从2003年整体搬迁时开始,他们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狩猎文化能否得到存续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如今,根河市已确定了敖鲁古雅鄂温克使鹿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内容,包括队伍建设;展示区、传习中心建设;敖鲁古雅原始生产、生活部落群建设;驯鹿保护区建设;环境修复建设;模拟狩猎区建设;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原址保护工程等。

  提出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标志着内蒙古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现了从重点保护、局部保护到整体保护,从专家保护、政府保护到全社会保护的阶段性升级,目的是进一步推动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保护,让草原文化的永恒之火能够世代传递下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