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毛 莉
3月23日凌晨3时零3分,谷歌公司宣布停止对谷歌中国搜索服务的“过滤审查”,并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几个月来剧情如同一部肥皂剧的“谷歌退出中国”事件,终于以“谷歌退出中国内地”作为结束。然而,长久以来“不得安生”的媒体、专家、网友却不愿“放手”,人们针对谷歌一事的焦虑情绪或许迎来了最后一次爆发。
媒体拳头打在棉花上
回顾跌宕起伏的“谷歌退出中国”事件,有一点非常清楚:谷歌已经赚足了世界的注意力。
在谷歌去向不明之时,世界各大媒体各执一“猜”,众说纷纭。美联社称,谷歌退出中国,两败俱伤。该报道称,相比较而言,谷歌退出中国市场受损不大,真正受害的是中国公司。路透社认为,谷歌退出中国会在西方的政客、媒体和人权团体中赢得同情,可能产生良好的公关效果。持不同观点的外媒也不少。德国《商报》称,谷歌将成为中国网络政治下的“失败者”,它失去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而没有谷歌的中国,照样可以生存。据俄罗斯《报纸报》报道,俄罗斯网络专家谢尔盖·达维斯克认为,谷歌若退出中国市场,中国用户将会很快转向其他搜索引擎,不会受到大的影响。但对谷歌公司来说,损失却是巨大的。路透社评论说,谷歌退出中国市场不仅将打击谷歌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还会冲击谷歌不断看涨的股票。
当谷歌虚晃一枪,宣布其搜索业务退出中国内地市场时,众多媒体大概都有一种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感觉。美联社报道说,谷歌在将搜索服务从中国内地转移到香港的同时,仍保留了在中国市场的音乐、地图等其他业务,说明谷歌仍然难以忽视高速发展的中国互联网市场。美国《纽约时报》撰文指出,尽管目前看来谷歌搜索业务退出中国内地的事件对谷歌造成的财政影响不大,但这一决定对谷歌来说仍然是一个“冒险”,尤其是放弃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市场,有可能挫伤谷歌全球化的目标。《纽约时报》同时称,绝大多数跨国企业并没有效仿谷歌举动的意愿。
网络焦虑更甚媒体
从一开始,“谷歌退出中国”一事引发的焦虑更多地体现在网络上。不计其数的网站、论坛,都开辟了与谷歌事件有关的页面,关于谷歌的新闻被网友追踪阅读、评论,点击率轻易上万。起初,网友对这一事件的态度颇为复杂:支持谷歌的网友为数不少,有的支持其留在中国继续发展,有的支持其退出中国市场,“寻找另一片天空”——无论去留,却都是支持的心态;另一部分网友则表示“要走赶紧走”。这两类网友热衷于站在对立角度发表言论,甚至互相攻击,互指对方是谷歌或谷歌竞争对手的“枪手”。很少一部分人表示对谷歌去留“无所谓”。
3月22日之后,中国网民的态度似乎发生逆转,“谷歌退出中国”开始被当做“狼来了”的故事进行新一轮解读。一项网络调查显示,80%的受访者对谷歌撤离中国毫不在意。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焦虑情绪的淡化,因为部分网友在点击选择“不在意”选项的同时,还在其他有关谷歌的帖子上发表充满火药味儿的议论。
网友小山说,刚开始得知谷歌要退出中国的消息时,他还对谷歌多少抱有同情之心。但是当此事炒作了两个多月之后,他逐渐失去了兴趣。“哥,你能干脆点不?”不少网友开始被磨得不耐烦。
当然,部分网友对谷歌的离开表示惋惜。这部分网友的大部分在线生活都依托于谷歌。他们使用Google搜索,用Gmail收发邮件,用Google Reader阅读大量订阅内容,用Google Docs处理所有办公文档,用Picasa处理照片并进行地理标注……他们担心没了谷歌之后,工作、生活“难以为继”。可是,3月23日后,这些网友发现,他们使用谷歌的变化似乎仅仅是www.google.cn的网址变成了www.google.com.hk。面对谷歌最终“退出中国内地”的局面,他们中有人抱怨说,“这根本就是一场秀。”
业界人士相对冷静
业界人士似乎相对冷静得多。在事件尚未明朗之时,他们关注的问题是,谷歌将会同时撤出全部业务,还是有选择地撤出一部分业务。当时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谷歌如果退出,最大的可能是关闭google.cn网站即搜索业务,而仍然会保留在中国的研发和销售团队。这样做,一是不做得太绝,二是为了将来能重返中国。事实证明,谷歌撤退得比人们想象得更不彻底。
虽然目前谷歌将用户定向到香港网站,但未来也有关停的可能性。谷歌表示将保留内地的研发和销售团队。但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不过是谷歌暂时做出的一个姿态,任何一个员工都不会长久待在一个看不到未来的公司里继续任职。
此外,谷歌走后,谁将受益?这一问题也是业内人士讨论的焦点之一。一般认为,谷歌撤出后百度将立即受益。但实际上,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对百度来说,谷歌算不上有竞争力的对手。据资料显示,百度占了中国搜索引擎市场收入约64%的市场份额,而谷歌只有约30%。仔细看看原属谷歌的30%份额是怎么样的市场,就不难看出这部分市场将会属于谁。谷歌30%的市场份额中,主力是“专业搜索”和“外语搜索”两大长项。业界有句话是“常识问百度,专业问谷歌”,这句话是对两大搜索引擎市场细分层面的一个概括。搜索专业资料,是很多用户钟情谷歌的原因。而用户钟情谷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外语搜索”,百度市场份额再大也只是中文搜索引擎,而干得了“专业搜索”和“外语搜索”的,在中国唯有阿里巴巴。此外,微软的必应搜索引擎将是潜在的受益者之一。据消息人士透露,在谷歌发出退出中国市场的威胁之后,微软开始积极地追逐谷歌中国的员工。虽然必应搜索引擎仍在艰难地在中国吸引用户的注意,但是,微软至少已经雇用了3名来自谷歌中国业务部门的人员。在谷歌发出退出中国的威胁之后,微软包括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和董事会主席比尔·盖茨在内的领导人都表示他们打算继续留在中国并且继续遵守当地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