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鲁 娜
相比于国外电影海报45.35万美元的最高拍价,国产老电影《南征北战》(1952年)海报只卖出单张4万元的国内最高价。2005年,随着中国电影百年庆典的来临,老电影海报的价格呈现出大幅飙升行情。但2005年以后,老电影海报价格一路下滑,一张老海报甚至比新发行的海报还要便宜。
嘉德在线举办的“众里寻她——国产老电影海报专场”日前结束了在线追槌,15件老电影海报拍品全部售罄,但成交价让人无惊无喜:80%的海报拍价只有50元,最高的拍价也仅为250元。老电影海报的集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后传及世界各地。上世纪90年代,老电影海报开始在国外拍卖场频频亮相,吸引了众多收藏爱好者的加入,价格也一路飙升。一张美国电影《木乃伊》(1932年)的海报曾以45.35万美元成交,创下了老电影海报拍卖的天价。而在国内收藏市场回暖、电影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国产老电影海报收藏市场却仍是一片寒意。
低价的现实
老电影海报藏家刘钢告诉记者,国内老电影海报收藏起步较晚,2000年前后才开始出现。2005年,随着中国电影百年庆典的来临,老电影海报的价格大幅飙升,比如上世纪50年代发行的电影《鸡毛信》海报的收购价当时达到5000元,电影《红色娘子军》海报收购价达到7000元,而一张电影《刘胡兰》海报在当时也被炒到上万元。
据了解,解放后,山东省许多地市级电影公司因为建设落后,恰好保留了一批老电影海报。这批海报先是被按斤收购,后来又被河北保定的一些买家按张买进,并在2005年全部转手。“按斤称的时候,可能是0.9元一斤;而被河北买家收购时,可能也就90元1张;在2005年,这些海报平均每张的卖价都达到1000元。”刘钢说。
“一般来说可能要20年后,通过对海报价值的逐渐发现,才可能让国产老电影海报达到那时的价位。中国电影百年诞辰时对老电影海报价格的‘拔苗助长’,导致现在市场‘青黄不接’——价格低迷、交投死气沉沉。”刘钢告诉记者,目前的市场上,一张上世纪80年代的一般品种的电影海报,其价格也就在10元到50元之间。比如,在这次海报专场中,一张上世纪80年代电影《喜盈门》(1981年,曾获百花奖、金鸡奖,为赵焕章“农村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的海报,因为带有女主角温玉娟的亲笔签名,所以才比平时的卖价稍高。
无序的市场
低价的现实却并不意味着低价值。实际上,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中国电影创作的高峰期,诸如《芙蓉镇》、《牧马人》、《天云山传奇》等谢晋的经典电影都产生于当时,电影播映时万人空巷。嘉德在线总裁陆昂这样肯定电影海报的价值:从国际经验看,电影海报在欧美已形成成熟体系,国内海报收藏虽尚处方兴未艾阶段,但从长远看,还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
而从1999年就已开始收藏海报,至今已有2000多个品种、3万多张老电影海报的刘钢坦言,国产老电影收藏市场还一直处在无序状态。
他解释说,首先,国产老电影海报的收藏群体很小,全国只有几千人,比起其他品种的收藏群体动辄就有百万大军,老电影海报收藏是非常小众。究其原因,“让美国人去理解中国的老电影《创业》、《杜鹃山》,讲一个月都未必能理解,而我们看好莱坞电影《乱世佳人》却很能接受。”由于国内外文化的不同,国产老电影海报的收藏一直局限于国内。
其次,刘钢发现,收藏老电影海报的人群里从事电影行业的人却很少。“电影人本应该最热爱自己的行业,但是他们之中很多人却都去收藏古董等升值更快的物品。搞电影的却不收藏电影海报,这是中国老电影海报收藏一直没有繁荣起来的重要原因。”再次,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诞辰时,老电影海报被热炒。精品的老海报,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海报,已经人为地炒到非常高的高度。
此外,国产老电影海报的流通渠道十分有限,一般集中于综合类的交易会或网络拍卖,鲜进拍卖行。记者了解到,中国书店曾于5年前拍卖过老电影海报,但两场拍卖却因价格过高全部流拍,此后,老电影海报就收起了拍卖的念头。
对此,陆昂分析,艺术品收藏具备阶段性,最初的阶段可能人们更关注传统项目,如书画、瓷杂,“但随着时间推移,拍品范围必定日渐扩大,可吸纳的品种也要经历不断挖掘的过程。就像之前一提纸制品,想到的只是古籍、名人手札,但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新门类跃入大众视野,得到市场认可。”
忐忑的未来
曾在5年前辉煌一时的国产老电影海报收藏市场,正在2010年春天忐忑地迎接未来。
“2005年的价格波峰降下后,国产老电影海报市场目前已经基本触底。”对于其未来走向,刘钢表示,如果著名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风云儿女》等的原版海报能够重现市场,可能会拍出国内市场上的新高。他推测,虽然市场已经触底,但整体见涨的可能性很低。上世纪80年代初的电影海报,因为其有很广泛的观众群——他们正处于事业有成的阶段,对这批电影会有一种独特的情怀——其行情会相对较好。
而陆昂则认为,老海报所属的纸制品门类其实市场非常广,只是目前受众有限。“如果从需要文化认知的角度说,它的门槛其实很高,甚至比一些天价古董还要高,因为买它们的理由不是升值,而是文化和情感的共鸣。”陆昂表示,纸制品的门槛不在钱,对其市场未来的判断,也不能仅仅通过价格来下结论。
此外,年轻人对国产老电影缺乏兴趣和感情,这也让刘钢对老电影海报收藏的未来十分忧心,“在美国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中,美国家长会给他5岁的孩子看电影《绿野仙踪》,而中国大多数家长只会给他5岁的孩子看《西游记》。”
“人们可能忘记了曾经我们的文化是多么贫瘠。”陆昂表示,嘉德在线之所以会组织这场拍卖,就是要提醒大家曾经有一个年代,电影几乎是我们文化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像上世纪80年代初《红牡丹》的主角姜黎黎,曾是那一代青年的大众情人。”对许多普通百姓来说,老海报是一段历史、一段经历或者一个自己的故事。收藏一张海报,可能并不从升值等价格的因素去考量,而是可以更多地关注收藏与自己的关系。更生活化的收藏或者说艺术消费,才是老电影海报收藏市场的未来。
相关链接
一般来说,国产老电影海报的价值是由电影本身的名气、导演和演员的名气、海报制作者的名气及海报的存世量多少所决定的。存世量很少的民国老电影海报现在基本“有价无市”。而在上世纪,许多画家创作的电影海报的价格却一直很坚挺,比如由颜地所绘的电影《南征北战》、《盖叫天舞台艺术》海报,由程十发所绘的电影《林则徐》海报,由黄胄所绘的电影《阿娜尔罕》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