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环球周末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在香港约会“刁德一”
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生命和国土
“合唱奥林匹克”创始人到中国
我竟然坐了一天
伊斯兰女士专用车
让歌声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




 中国文化报 >  2010-03-2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唱奥林匹克”创始人到中国

    本报记者 翟 群

    3月17日下午,北京171中学金帆合唱团的团员们早早在排练厅列队准备,等待一位特殊的客人——世界合唱比赛组委会主席冈特·铁驰。将这位年过花甲、睿智健朗的德国老人和这群中国孩子联系起来的是今年7月将在绍兴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作为北京市一支著名的童声合唱团,金帆合唱团将参加此次比赛。如约而至的冈特·铁驰饶有兴致地欣赏了金帆合唱团的演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946年出生于德国海登皮尔志的冈特·铁驰,大学的主攻专业是税务,毕业后从事了多年税务顾问工作。这期间,合唱音乐一直是他不离不弃的业余爱好。1988年,冈特·铁驰最终决定将这一爱好作为终身从事的事业,建立了公益性协会——德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开始致力于组织国际音乐节和合唱比赛。

    1988年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合唱比赛,成为冈特·铁驰组织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起点。“合唱本来就是一种融入性的活动,为什么不可以超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举办合唱活动呢?参加合唱比赛的人们来自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文化,但是在短短的几天里,他们结下深厚的友谊,互相理解、互相激励。”冈特·铁驰说。

    冈特·铁驰认为自己最大的成功就是将古老的奥林匹克精神成功地运用在合唱艺术活动之中,创立了“合唱奥林匹克”,即世界合唱比赛。2000年在奥地利林茨举行的合唱奥林匹克比赛是合唱奥林匹克运动的源头,之后,2002年(韩国釜山)、2004年(德国不来梅)、2006年(中国厦门)和2008年(奥地利格拉茨)世界合唱比赛相继成功举办。迄今已有来自90多个国家的4300支合唱队、20万名合唱队员参加了比赛,其中半数以上的参赛者是25岁以下的青少年。“音乐与体育一样,参与就是最大的成就。这就是我们所要坚持的奥林匹克精神。我们最重要的口号是,欢迎更多人来参与活动,不分国家、种族,从7岁到80岁、从3人到上百人的合唱团都可以报名参赛。”

    冈特·铁驰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加到合唱组织里,因为通过在一起唱歌,可以认识朋友,可以学习语言,可以学习尊重别人,培养集体意识。“这几年来组织合唱比赛的经历让我了解到,很多年轻人都渴望去了解别的国家、别的国家的人民。从这种意义上说,合唱比赛对于世界文化交流与和平有着自己的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