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城市遗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时评
  标题导航
小娄巷街区拆迁引发的争议
北京市出台《〈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凡尔赛宫自荐成为下部007影片拍摄地
六朝遗址上该不该建住宅
麦当劳破例改刷墙色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0-04-07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娄巷街区拆迁引发的争议
本报记者 乔 欣

    悠悠小娄巷

    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图

    小娄巷,原是一条位于无锡市中心最繁华地段的宁静小巷。这里有成片的明清民宅建筑群,见证了数百年的城市沧桑。但是近13年来,这里的宁静一再被惊扰,围绕街区保护与开发的问题,当地居民与政府部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歧。

    13年前的改造风波

    历史上,小娄巷一直被视为人杰地灵的旺地。自南宋以来,这里先后培育出1位状元、11位进士、15位举人和近80位秀才,此外,这里还是无锡“谈氏”“秦氏”“孙氏”“王氏”四大望族的世居之地。据秦氏秦山乐老人介绍,小娄巷秦氏为宋代婉约派词人秦观的后裔,到他这一代,已历34代,秦氏后人至今大多仍生活于此。

    小娄巷内的建筑自古以来皆为民宅,走进街区,可以看出此间建筑多为纵深发展的多进合院,屋瓴与瓦舍间错落有致且井井有条,铺排而出的是封建社会聚族而居、长幼有序的伦理制度和传统的建筑布局方式。

    太平军攻占无锡时,小娄巷内建筑大多被毁,而今的街区内建筑多数为此后重建。解放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小娄巷的传统格局遭受严重破坏,东侧的北半部被房地产开发商建造居民住宅小区至小娄巷横街,上世纪90年代以后,西侧的南半部分被几家单位改建为现代化大楼,小娄巷的街巷界面只剩半边,因此现在的小娄巷实际只是“半幅巷子”。

    但是这里依然保存了一些独立完整的院落以及相对完好的街巷空间格局。文物专家评论小娄巷是“无锡城区现存历史最久、面积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巷弄之一”。

    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院落如小娄巷50号,这里居住的秦家后裔秦寅源老先生已经年逾80岁。走进狭长幽暗的小弄,再折过一道弯,小弄依旧向前延伸着,长得令人难以置信,50号里这条小弄堂将近100米,创下了无锡现存巷弄的长度之最。

    1997年,一家房地产开发商提出要对小娄巷进行改造开发。由此开始,拆迁还是保留的争议成为漂浮在小娄巷上空的一抹阴影。作为宗族的世居之所,秦、谈两氏族人对小娄巷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对开发商的改造提出了异议。包括秦山乐在内的6位老人开始奔走收集小娄巷的历史资料,他们要将小娄巷申请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主任阮仪三、无锡市文化局副局长顾文璧等13位规划、文物专家的支持,小娄巷于2002年10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括有25个门牌号的现存古建筑。至此,小娄巷才又恢复了昔日的宁静。

    打造“慢生活体验区”

    作为无锡市中心现存的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大的旧式民居群,小娄巷随着岁月的变迁,开始呈现出破败的景象,昔日的高堂大屋,置于日益现代化的城市建筑中,显得低矮破旧。原有的居住建筑格局也被大杂院式的生活方式取代,建筑群内分割复杂,加建、改建众多,一些院落形制几不可辨。

    为了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无锡市崇安区政府将小娄巷改造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提上了议事日程。2008年年底,当地政府决定对小娄巷进行修复,利用其古朴的建筑风格将这里打造成“慢生活体验区”。按照相关设想,改造后的街区所倡导的生活方式将完全区别于周围环境的“闹”,形成与都市“快”成对比的“慢”节奏,与现代“效率”成对比的“非效率”。这一设想提出后,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到2009年年初,该街区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已完成规划设计。规划内容包括,对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1.19公顷核心保护区内建筑采取修缮、改善、改造和拆除四种方式,将其打造成为以文化创意、文化展示、商业服务和生活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历史文化街区,同时加强规划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的居住品质。

    根据计划,到今年年底,小娄巷街区将完成整体修复,总投资三至四亿元人民币。

    修复工程引发激烈争议

    从规划书的内容看,小娄巷修复工程应该是一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合理利用并举的工程。但是相关部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一系列举措,却引起街区居民的诸多不满。

    2008年年底到2009年上半年,无锡市建设局陆续向小娄巷居民送达《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裁决书》,要求居民15日内迁出小娄巷。这让居民很不理解:“修复街区,为什么要将原住民赶走?”他们认为,根据《文物保护法》,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小娄巷,修缮、复建、拆除等均需相关政府和部门批准,修缮、保养的主体,应该是小娄巷的居民,即居住于此的谈氏和秦氏后人。

    小娄巷居民开始向江苏省建设厅申请行政复议,江苏省建设厅在进行相关调查后,于2009年8月,撤销了无锡市规划局核发的有关小娄巷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9月3日,再次撤销了无锡市建设局对小娄巷的房屋拆迁许可证。

    然而,当小娄巷居民以为可以再次迎来宁静时,却遭遇了一群身着迷彩服的人员的“协助搬迁”。这群身份不明之人的野蛮行为激起小娄巷居民的义愤,居民多次要求无锡市公安部门立案查处违法人员,然而,事件却最终不了了之。如今,被打砸的部分建筑还保留着几个大洞,居民们用油布遮盖着,暂避风雨。

    责令街区居民整体外迁,也是导致小娄巷街区修复工程引发激烈争议的一个主因。早在2009年3月的一次听证会上,秦山乐就表达了他的担忧:所谓的保护性修复,就是把原居民赶走,取得土地使用权,然后再建造假古董、假文物,搞商业开发?

    而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包括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教授级高级规划师王景慧,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等在内的多位专家都曾表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不仅要保护其物质载体,还要保护物质背后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街区原住居民对街区文化的活态传承意义重大。

    秦寅源是当初参与小娄巷申请认定文物保护单位的6位老人之一,但是如今他却只能用含糊不清的语言向人们述说小娄巷当年的辉煌,因为他患上了急性脑梗死,而他的发病时间与小娄巷拆迁工程基本同时。对于这些当年坚持为小娄巷申请文物保护单位认定的老人来说,小娄巷恐怕已经不仅仅是祖先遗留的房产,更是一个家族的精神归宿。正如老人们说的:“只为给子孙后代留下些值得纪念的东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