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西洋与民族在这里汇流成河
万素:现代舞的边缘人
话剧《与妻书》感动台北
国交清明奏响《大地安魂曲》
“中法文化交流之春”电影展打头阵
京剧青年演员进京演出
皮影文化城办汉文化体验活动




 中国文化报 >  2010-04-08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家大剧院歌剧节:
西洋与民族在这里汇流成河
黑 妹

    《弄臣》剧照

    《西施》剧照

    4月15日至7月3日,是国家大剧院第二届歌剧节“马拉松长跑”的日子。本届歌剧节共推出12台剧目,47场演出,持续时间达80天。

    今年的歌剧节,国家大剧院在剧目安排、艺术水准、国际交流、普及教育、宣传推广、营销模式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周密的规划和充分的准备,他们的目标是:剧目更丰富、品质更精良、观众更满意、社会更关注、影响更深远。

    剧目选择多元化: 进一步打开歌剧视野

    剧目的多元化是今年歌剧节一个显著的特点。应该说,国家大剧院的歌剧是从意大利作品出发、以普契尼为起点的,之前上演的歌剧多以意大利歌剧居多。今年歌剧节打破了意大利歌剧一枝独秀的局面,更多流派、更多类型、更多风格的歌剧作品被搬上舞台。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俄语歌剧巅峰之作《奥涅金》,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的《卡门》,浪漫主义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茶花女》、《弄臣》,意大利作曲家多尼采蒂创作的“美声”歌剧代表作《爱之甘醇》,歌剧泰斗普契尼唯一一部喜剧题材歌剧《贾尼·斯基基》等,都将在本届歌剧节中推出,其中不乏一些从未在中国上演的经典作品。

    制作团队国际化: 歌剧制作实现与世界接轨

    之前就已崭露头角的国家大剧院自制剧目,在今年歌剧节中,又将成为一大重头戏,《西施》、《卡门》、《茶花女》、《爱之甘醇》、小剧场《贾尼·斯基基》等歌剧,国际化的制作模式也将在其中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卡门》将汇集英、法、美等6国艺术家共同打造,并邀请著名歌剧导演弗兰切斯卡·赞贝罗领衔,她曾经在2006年为英国皇家歌剧院执导过歌剧《卡门》,一举取代了之前上演了15年的老版《卡门》。这一次她带给中国观众的《卡门》十分令人期待。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介绍:“这一版《卡门》从导演到舞美以及编舞等,都是专门为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导演弗兰切斯卡·赞贝罗要求每一个人在台上都有自己的角色,都有自己的表演任务,不是摆设;服装设计对细节的要求特别高,为此跑了北京许多服装市场,提出了各种非常专业的要求;灯光设计者是《大河之舞》的制作总监;编舞是去年来大剧院演出过的美国编舞大师拉·鲁波维奇的学生。我们这一次为什么要请这样国际化的创作班底?歌剧不是闭门造车的事儿,我们要让大家看到国际化的大制作。”

    《茶花女》的指挥兼艺术指导是享誉世界的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制作团队也是与之合作多年的一支“国际军团”。这一版的《茶花女》舞美构思巧妙,完全用光的组合,演员在里边就是活的立体的画儿。导演是洛林·马泽尔大师的老搭档海宁·布罗克豪斯。《茶花女》戏剧、音乐都很传统,但整体构思非常现代。服装设计强卡洛·科林斯是电影《末代皇帝》的服装设计之一。

    《爱之甘醇》由著名华裔指挥吕嘉任指挥并兼任该剧艺术指导,整个制作班底都是吕嘉从意大利带来的,原汁原味。

    国际交流更深入: 两大歌剧院盛大访华

    去年歌剧节,国家大剧院分别同意大利两大歌剧“重镇”——凤凰歌剧院、帕尔玛皇家歌剧院联合制作了歌剧《蝴蝶夫人》、《弄臣》,实现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今年国家大剧院将在歌剧艺术的国际交流上迈出新步伐。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莫斯科大剧院的访华演出。为了使莫斯科大剧院此次演出能够成行,国家大剧院已经酝酿、筹备了近两年之久,前前后后的过程凝聚了陈佐湟、赵汝蘅两大艺术总监和国家大剧院众多员工的心血与努力。歌剧节期间,莫斯科大剧院将携400位艺术家为国家大剧院献上持续十多天的精彩演出。这将是继马林斯基剧院访华后,国家大剧院迎来的又一支代表俄罗斯艺术最高成就的重要院团,也是俄罗斯与中国两大剧院间一次难得的艺术“对话”。莫斯科大剧院此次带来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与柴可夫斯基两大艺术巨匠的结晶,必将让中国观众领略到原汁原味的俄罗斯艺术。

    除此之外,意大利帕尔玛皇家歌剧院也将再度携《弄臣》重返国家大剧院。这部歌剧在去年首演之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沸腾之夜,成为和琉森音乐节一样为业界所津津乐道的一场演出。今年依然是男中音歌唱家里奥·努奇担纲主角,努奇还会在《弄臣》之外带来一场精彩的独唱音乐会。

    驻院艺术团神秘亮相: 歌剧节里交上第一份答卷

    本届歌剧节的开幕演出《西施》中,国家大剧院交响乐团和合唱团将首度亮相。刚刚成立不久的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此前已经参与了“全球华人新春音乐会”与《复兴之路》的演出,初步赢得了一些业内人士的认可和青睐。作曲家孟卫东就曾评价大剧院合唱团:“识谱棒、声音棒、作风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同样是一支精挑细选的队伍,从全球范围招募而来的60多位演奏家很多都有在柏林爱乐、波士顿交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科隆歌剧院等世界一流院团实习、工作的经历。“国家大剧院合唱团考试难度非常大,交响乐团的组建也非常有质量,在欧洲、美洲和中国3个地方开设5个考场,录取了来自27个国家的团员,第一批是60多人。”从陈平的介绍中不难看出,这个人数已经超出了国家大剧院预定目标的团队,是一支多么精干的力量。

    这两支年轻的队伍将在本次歌剧节中参与《西施》、《卡门》、《茶花女》、《爱之甘醇》四部剧目的演出,交上第一份答卷。与此同时,国家大剧院歌剧中心也将在歌剧节期间正式揭幕。中心将集合全国的职业歌剧人,为中国歌剧的创作、演出、普及、推广,为国家大剧院在歌剧道路上的实践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西洋歌剧与民族歌剧 “双花并蒂”

    歌剧节中,国家大剧院一方面大力引进西洋歌剧经典,一方面也在继续不遗余力地推广中国原创的民族歌剧,可以称得上是西洋歌剧与民族歌剧“双花并蒂”。在民族歌剧的选择上,既有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又有近年来脱颖而出的最新力作:被认为是民族歌剧里程碑之作的歌剧《白毛女》将以音乐会的形式与观众见面;阔别舞台50多年的歌剧《小二黑结婚》将带来浓郁的乡土气息,勾起人们亲切的回忆;而在去年刚刚涌现、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的歌剧《青春之歌》与《太阳雪》则将呈现当代中国歌剧的崭新风貌。

    普及活动立体化演出票价很实惠

    伴随着歌剧节的展开,国家大剧院推出的艺术主题活动也将多达十几类,艺术普及教育活动更是不断创新和“升级”。除了每天在公共空间上演的歌剧经典片段外,“经典艺术讲堂”“大师面对面”“歌剧爱好者沙龙”等活动也将邀请洛林·马泽尔、里奥·努奇、邹静之、郝维亚等艺术家,带领观众走进歌剧的大千世界。这些活动还将走出剧场,走进高校、企业和社区,让歌剧真正贴近生活、贴近普通观众。

    为了向更多人敞开歌剧的大门,国家大剧院在票务上也将为观众创造不少的“实惠”:除对部分演出推出家庭、双人优惠套票外,还将首次推出学生票,价格在80元至100元之间,让更多青少年走进歌剧世界。此外,在演出开始20天前购票的观众还将享受9折优惠。与此同时,一系列与演出同步的歌剧节主题观摩活动也将锁定40元的低票价,并同样会推出家庭套票,如果通过国家大剧院官方网站进行预定,票价则会更加优惠。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