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清明节有着特殊的意义,人们在这一天对逝去的亲人或先烈进行追思,而交响音乐中的安魂曲形式无疑是最好的载体。4月5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及合唱团由指挥家邵恩指挥,在北京音乐厅演出了由关峡作曲、刘麟和宋小明作词的交响合唱《大地安魂曲》。
当天,山西王家岭矿难的救援行动正在紧张地进行,无论是音乐家还是观众都为115名矿工得救脱险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而欣慰,同时也默默祈盼尽早找到另外的38名遇险矿工,音乐会成为对珍贵生命的致敬。演出前,邵恩提议全体起立,向汶川地震中死难的同胞默哀。
2008年5月,《大地安魂曲》的3位创作者受中宣部、文化部委派,赶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体验生活,亲历了这场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巨大苦难。废墟下数以万计无辜的生命和千千万万痛失亲人的家庭,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在西方,许多作曲家都创作过《安魂曲》,例如莫扎特、威尔第、勃拉姆斯的作品都曾涉及生命与死亡的哲学命题。而长期以来,我国一直缺乏一部这样的大型交响合唱作品。于是,作曲家关峡决定以一部《大地安魂曲》来表达对这场世纪罕见大地震中的亡灵深切的告慰。
《大地安魂曲》于2009年5月12日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首演。该作品将古典安魂曲中“教父哲学”层面的内容置换为对大自然威严之力的客观对待和对人类大爱的价值观寻求。作品以新颖丰富的音乐语汇开启人们的思考,表达了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充满了人文情怀,同时也是一曲对和谐社会的礼赞。这是作者对“交响乐中国化,中国交响乐国际化”创作宗旨的一次尝试。作品为独唱女高音、独唱女中音、独唱男高音、独唱男中音、重唱、合唱队、管风琴、交响乐队而作,配器中还使用了古老的羌族骨笛,并运用了羌族音乐和西南民间音乐的元素。本次演出由歌唱家么红、刘珊、刘维维和孙砾担任独唱和重唱,管风琴由沈凡秀演奏。全曲在孤高的羌笛声、管风琴和中国钟庄严神圣的鸣响中结束。(齐 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