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演交会”推动优秀舞台艺术走向市场
局长落马推倒
“多米诺骨牌”的警示
河南戏曲访问团赴台交流收获多
用艺术抚慰灾区儿童心灵
《生死时刻》再现汶川故事
群文作品“演交会”设摊
《格萨尔》依旧传唱
山西沁州第二届端午民俗文化节将办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0-05-13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演交会”推动优秀舞台艺术走向市场

    本报记者  屈  菡   刘修兵

    走进中国(广州)优秀舞台艺术演出交易会的现场,身着五彩戏服的演员、优雅的钢琴演奏者、载歌载舞的现场表演,让人感觉走进了艺术的世界;与此同时,川流不息的人群、随处可见的广告标语、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场景,又会让参展者真切地感到,这里绝不仅仅是一个艺术的舞台,更是一个演出产品交易的平台。

    各取所需 互利共赢

    在综合剧目展区,记者看到,参加第十三届文华奖评选的65台剧目、14台“九艺节”参演剧目、10台文化部重点资助精品剧目、18台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等赫然在列,歌剧、舞剧、音乐剧、话剧、地方戏曲、杂技等艺术门类一应俱全。“推销”自己的,既有中央歌剧院、国家话剧院、中国东方歌舞团等国家级艺术院团,也有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的院团。展板上除了剧照、剧目简介等基本信息,还专门刊登了这些院团相关负责人的联系办法。不少采购商和参展者驻足观看,一一记下感兴趣的剧目信息。一位来自台湾演艺界的人士告诉记者,他们对其中的几台演出很感兴趣,希望能有机会邀请这些剧团到台湾演出。

    展厅中人气最高的,要数分布在不同位置的20台高清液晶触摸屏,里面不仅有所有剧目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还有23台剧目的视频片段,观众只需轻轻点击、滑动屏幕,就可以查看自己喜欢的剧目。站在触摸屏前认真翻看剧目资料的黄女士告诉记者,她供职于某舞台灯光设备公司,“演交会”里有他们的展台。“能集中看到这么多参评参演剧目的资讯,对我们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优秀剧目的舞台制作经验,改进自己的舞台灯光设计方法。我们会主动联系其中一些剧组,以寻求更好的合作机会。”

    专程到广州参加交易会的一位院团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我们为了推广剧目要一家一家演出商、一家一家剧院去谈,这次交易会把国内外的演出商、演出中介、剧院集中到一起,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推广。”

    在“演交会”开幕式上,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宁签下了杂技剧《熊猫传奇》欧洲巡演的协议书。他说:“这次演出交易会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签约仪式本身。这意味着我们开始把文艺产品视作商品来运营,积极尝试推动文艺产品走向市场和国际。”

    演艺超市 梦想平台

    颇具创意的“演艺超市”展区前,几位身着“超市”围裙的志愿者笑迎八方宾客。“超市”里的463个展位,集中展出舞台艺术生产所需的各种元素,如导演、编剧、演员、服装、道具、舞美、化妆等,真正做到了“低门槛”“一站式”和“一条龙”服务。在这里,演出制作方可以轻松组装自己的剧目。“‘演艺超市’既可以为有需求的企事业单位提供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演出人员,也为有某方面特长并希望从事演艺事业的个人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演交会”总监、广州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徐咏虹说。

    在“演艺超市”里,记者看到了一些年轻的面孔。生活照、演出照、个性描述、作品创作……许多艺术院校的学生利用这个平台来推介自己。“这次演出交易会不仅邀请了林兆华、孟京辉、林双白等演艺大腕,也给我们年轻人提供了机会,真是很难得。”广州艺术学校的大四毕业生董溪说。

    来自重庆、72岁的邵义功可能是“超市”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卖家”,她此次带来了自己在上世纪90年代创作的3个剧本:话剧《问君君何处》、电影《爱,留给大江》、电视剧《大江在向你诉说》。邵义功告诉记者,她从报纸上看到“演交会”即将举办的信息后,便上网报了名,很快就接到组委会的电话通知:发送资料和图片,并准备赴广州参会。目前,已经有两三家话剧院团向她表示了合作意向。“以前我了解的剧院比较少,而且也不能挨个上门推荐自己。这次‘演交会’提供了丰富的信息,针对性强多了。就算最后没有达成协议,也可以多交朋友,为以后的合作打基础。”邵义功信心十足地说。

    服务市场 惠及民众

    “演交会”设置的公共文化展区,展出了广东、重庆、新疆、贵州、黑龙江等地文化馆创作的优秀群文作品、获奖剧目等。这些作品来自基层、源于群众,特色鲜明,生活气息浓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广州市与青海玉树、四川汶川、广西百色、西藏、新疆的联合展区。像广州市文化馆与青海玉树州文化馆联合展出的藏舞、藏戏、藏乐、唐卡等,就吸引了不少参展者。

    在这个展区,记者还和一位藏族小伙子攀谈起来。这位来自玉树州文化馆的年轻人在地震中被埋在了废墟下,但很快被救了出来,而且没有受伤。他表示:“很高兴到广州来参加演出交易会,希望把我们的藏族文化介绍给更多的人。”

    展区里的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区,展出了广州榄雕、广绣、黄阁麒麟舞、岭南古琴艺术、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广式莲蓉饼食制作技艺、红木宫灯制作技艺、广州珐琅制作技艺、广州玉雕、广州象牙雕刻、广彩瓷烧制作技艺11个非遗项目,不仅有音像、图片、文字介绍,还有现场表演,引得参展者纷纷驻足。

    “演交会”两侧的现场表演区,是整个场馆中最热闹的地方。歌声、音乐、掌声不绝于耳。这些专门设置的互动表演区用于上演精品剧目和交易节目,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剧目的精彩。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的黄阿姨告诉记者,她特别喜欢看芭蕾舞,但剧场演出票价很贵,一般都要几百元,而在这里,花30块钱就能看到这么多的演出,“太超值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