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演交会”推动优秀舞台艺术走向市场
局长落马推倒
“多米诺骨牌”的警示
河南戏曲访问团赴台交流收获多
用艺术抚慰灾区儿童心灵
《生死时刻》再现汶川故事
群文作品“演交会”设摊
《格萨尔》依旧传唱
山西沁州第二届端午民俗文化节将办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0-05-1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局长落马推倒
“多米诺骨牌”的警示

    毕晓哲 

    有媒体报道,2009年,原广东英德市教育局局长赖来新受贿66.5万元被抓。赖来新落网后,近百位涉案校长迫于压力纷纷投案自首。此案入选广东省2009年度“十大精品案件”。

    因一名教育局长被抓,在巨大的反腐败现实压力之下,近百名涉案校长主动投案自首,颇有些“搂草打兔子”式的意外惊喜。出现如此效果,当然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说明有关部门严惩腐败的利剑已经深入腐败分子认为相对隐蔽的领域,反腐败天网密织,否则,局长落马何以震慑近百位校长?另一方面,说明再狡猾的腐败分子也有软肋,只要打准了“七寸”,则再顽固的腐败也能遏止。

    纵观此案,还真有些推倒“多米诺骨牌”的意味。但这样一个腐败链的存在,又恰恰暴露出当前预防腐败的漏洞。一名教育局长堕落成腐败分子绝不是一两天的事,而从局长腐败进而“传染”成群体性腐败现象,根源在于防范腐败还很不到位。当腐败分子的手一次次伸向建筑工程、教育设施,甚至学生校服时,也就更加凸显出约束机制的滞后。

    腐败行为是有累积效应的,大贪往往由小贪演变而来。一件校服的“回扣”或许不起眼,但成千上万套校服的“回扣”却极为惊人;一次“腐败”看似无所谓,但一个接一个的个体贪污腐败往往能转化为“群体腐败”,一抓一大串,一搂一大片,这样的群体腐败、串案窝案近年来时有发现。

    从局长到校长,从事的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崇高事业,然而,教育领域一些腐败分子的“前仆后继”恰恰令人警醒,教育领域的腐败往往更具渗透力和传染性,因而不容忽视。当一连串的校长腐败“追随”教育局长浮出水面,刺激的就不止是人们的神经,更是在敲响整个社会对腐败“零容忍”的警钟。

    (据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